五载光阴,如弹指一瞬。当时那位志向远大的公子李世民如今已成为了大唐王朝的新君主——唐太宗,改国号为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登基之后,他也没有忘记当初的志向与宏图,每日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怠慢。因为他知道只有用自己的业绩才能掩盖自己当年弑兄的罪名,况且还远远不够。
晨曦的阳光从地平线的口袋里钻了出来,日与夜的交替就在这眨眼之间完成,当天空褪去黑色的旗袍重新披上碧蓝的丝绸华服时,这位大唐的新君主还在大明宫为上朝的事情费尽心思。
古代天子讲究"勤政",所谓"夙兴夜寐",上朝理事,不敢懈怠。上朝的百官们当然更要早起,因为他们散居于长安各街坊,距上朝的宫殿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路程。这几日边境的守军频频传来匈奴的动向,看来这段时间匈奴要趁大唐新主登基,还没做热乎着龙椅,要先个下马威。江南的水灾、藩镇的动乱也颇使李世民头疼,他搁下手中的毛笔,用早已写得酸痛的右手揉揉眼角。这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做啊!
“皇上,上朝的时间到了!”屋外传来宦官的声音,伴随而来的就是外面俞渐清晰的大臣们的谈论声。
“朕这就来了。”李世民将案牍叠在一起,起身向耳房走去。
含元殿,是隋文帝杨坚命工匠为大臣们觐见而专门建造的华丽宫殿。而在唐朝的皇城中,它被重新扩建,专门供皇帝宣政实用。金壁生辉的殿堂映衬着雕龙玉柱,琉璃瓦在阳光之中犹如金灿灿的宝玉铺满殿堂。这座不凡的宫殿,见证了一个王朝的衰亡,也目睹了一个王朝的兴起。如今再踏入这座宝殿,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物是人非”的怀旧之感。
“咚咚咚”宫殿外面的御林军开始击鼓,在震撼人心的鼓声中,群臣从丞相开始一一进入大殿。而李世民则早已身着龙袍,坐在大殿之上的龙椅上静候着。在一番礼节过后,李世民开口了,声音虽不大,却在这宫殿之中显得尤为震耳。“各位爱卿,今日有何要与朕呈报的啊?”
“皇上!”没等余音消尽,一个急冲冲的声音先传了过来。是幕府将军何右中。他本是一户贫民出身,后来双亲亡故,自己在乱世间漂泊,在家乡加入了反隋助唐的阵营,凭借着自己一身武艺和好运气,凭借短短几年连升数阶,后来在玄武门之变是站对了门户,支持李世民,最终提拔到了幕府将军这一职。
“臣以为长安城内可能有妖魔这等邪物,希望皇上召集驱魔人来到长安。以维护我大唐国境。”何右中说话的语气令太宗不太喜欢,而他的内容也使李世民极为不满。太宗以前从乡间流语中倒也听闻过有关驱魔一事,但终归是些闲言杂语,所以他从未在意,今日在朝上竟有人提起如此荒谬之事,太宗自然生气,呵退了何将军,早早地退了朝。
其他同僚见何中右口出此言也不太明白其用意,只有何中右本人始终面容僵持,一种极不自然的神态,似乎大病初愈一般。
这本是人生最幸福辉煌之时,但他却不怎么开心,一直在担心什么事情。平时身边也带上几个身手好的侍卫,连出门次数都少之又少。今天向天子进言却被斥退,心里甚是懊恼。
怎么没人信我呢!他骑着高头大马,身边拥着几个膀大腰粗的壮汉,从皇城向宅院进发。这中间必然要经过一片寂静的竹林,平时很少有人来往。每每经过这里,他总会提起警觉,朝四周来回张望,好像有什么人要埋伏他一样。“吁!”就在众人行至竹林中间时,听到竹林深处传来一阵口哨声,何右中的马匹闻此声变得焦躁不安,侍卫用力拽了下缰绳才得以控制。何右中脸色有些难堪,一只手用力拉着缰绳,另一只按住了剑柄,本就有些汗渍的衣服早已湿透了。
“来者何人!”可作为一朝之将,何右中又不能太害怕,壮起胆子呵了一句。谁不知呵到不要紧,这一呵余音未去。从竹林中一下蹿出六七个黑衣人,浑身都没黑布所遮,根本看不到容貌。“这…”何中右下的已说不出话,连侍卫也纷纷后退,谁也不知道对面是什么来路。
“何老贼!”不知从哪里传来一声叫喊,虽然力道不大,但在这幽闭的竹林中,犹如一团炸雷在何中右的耳边轰鸣。
“当年为了你自己的私欲,你把我逐出了宅门,今天我要让你还回来!”那诡异的声音似从四面八方传来。言语间的憎恨之情让何中右坐立不安,他勉强拔出剑,朝四面乱舞一番,“我告诉你…李…李三,别乱来!别…啊!”在何中右的叫喊中,早已伫立多事的黑衣人疯狂地冲了过来。无数惨叫声过后,只听得那一个声音在林中不断盘旋着,“哈哈哈…欠的总是要还的…哈哈哈!”
次日,何中右被杀之事很快传到了皇帝李世民的耳朵里。当死因被查出来后,李世民更是难以置信,仵作(验尸官)的文薄上写的竟是“为妖所杀,死者伤口有黑烟腾起。”这怎么可能?李世民一声令下,又请了众多医师与仵作去勘验,结果基本一致。这下让李世民很是头疼,自己本是不信妖魔这些邪说的,可如今自己的朝大臣竟死于此,而且在生前还为此向自己进谏,反倒被斥退。想到这里,李世民心中泛起一阵悔意。
就在他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贴身侍郎走进了寝宫。“臣拜见陛下!”他行了个万福,从腰间抽出一封信递了上来,从信封边角上残余的笔墨来看,这信刚刚写好就被送了过来,李世民接过信,见上面有四个笔力锋劲的大字:皇上亲启。一定是他!李世民略微一笑,看来房玄龄书法有进无退啊。“你去吧!”“臣告辞!”待侍郎走出宫门,李世民赶忙掀开信,一行行细致的楷书映入眼帘。
看完信,李世民的眉头又皱起来。怎么连房玄龄也让自己这么做呢?他思来想去,不时抿几口茶解忧。经过一番权衡,李世民终究还是妥协了,召来了身边的宦官,亲自下诏,从天下各地选拔驱魔人。为朝廷所用。
这桩布告刚一张贴,就引来了大批的百姓围观,其中一个伙夫模样的人粗声粗气的笑着:“想不到当今皇上也信这个?”
旁边的书生一脸嫌弃,似乎是伙夫身上的鱼腥,他道:“皇上这也是网罗人才为国家所用。”
“这网罗的是哪门子人才啊!”伙夫又笑起来。
“年轻人”这是一位年过花甲的老菜农唤道:“当今天下大乱之时,西边那朱庄就闹过鬼!”这一句话可炸了锅,大家纷纷谈论起以前遇到的怪事,越说越离谱。
就在众说纷坛之时,一只手从众人之间伸了出来。“撕啦”一声揭下了布告。奇怪?这又是谁呢?伙夫质问道:“你是谁啊?”揭榜之人身材瘦高,眉目刚毅,穿着一件道袍,最引人注目的是他背后那一大包行李,从他有些削瘦的脸上可以看出必是多日未能吃饱,可说起话来月字字锵锵:“在下正是大唐驱魔人:火云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