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葛氏祖先伯益本纪第四
伯益,又称大费、柏翳、伯翳,是葛姓的祖先。封妻荫子,自古有之,伯益的长子飞廉,在夏朝建立后封为葛国国君,全凭伯益之功。
伯益,出身望族,具有纯正的贵族血统,父亲是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皋陶,母亲女华,是来时少典部落的女子。
伯益生活的东夷部落,势力范围在今山东省日照市,诞生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尧王城,前期很可能是少昊都城,后期是伯益的都城,如今的尧王城遗址,东西长约630米,南北长约825米,总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尧王城遗址南三公里处,有一口井,据传是伯益所挖,人称“益井”,还有一做坟墓,据传是伯益墓,人称“大王陵”。
伯益辅佐大禹治水,成效显著。他因势利导,在遭受洪水侵袭的地方,教会民众种植水稻,地势低洼容易存水,自然适合稻谷生长,这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伯益此举,得到当时的舜帝赞赏,舜帝将自己家族的女子许配给伯益,还赏赐了伯益皂游(即黑色的旗帜),帝王赏赐的皂游其实是一种荣誉的象征。从此之后,舜帝安排伯益做虞官,管理山泽,繁育鸟兽。
伯益发明了凿井技术,这是他对人类历史做出的巨大贡献。在长期的治水过程中,伯益发现了地下水隐藏地下的秘密,从此,人类再也不是只能靠近河水、湖泊定居了,人们可以到广大的平原地区定居,广大的平原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和利用。凿井技术的发明,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当于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
伯益在治国方面才能卓越,舜帝时期,三苗族离心离德,分裂国家,舜帝派大禹武力征讨,结果,几场恶战下来,三苗族仍负隅顽抗,此时,身为副帅的伯益,提出恩威并举,德武相济,建议撤退军队,对其施行文教德化,对三苗族发动的政治攻势,很快就取得成果,最终,三苗族归顺,天下得以再次安定,此为伯益之功。
大禹继承舜帝之后,伯益开始辅佐大禹治水,他提议治理水土、开垦荒地、种植水稻、凿挖水井,很快,水患平息,社会得到安定,出现了祥和之气。
伯益的政见言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伯益提倡德治,他认为,治国要小心谨慎,忠于职守,凡事要未雨绸缪,要有原则和法度,不能贪图享乐,不能好大喜功,更不能逆民意而动。
鉴于伯益的突出政绩,大禹让伯益做自己的副手。据史载,“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由此可见,伯益是后大禹时代的中流砥柱,在朝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禹晚年,推荐伯益为帝位继承人,并把帝位禅让给伯益。按照惯例,伯益隐居于山林,在箕山南麓定居,等待群臣前来恭迎。怎奈,伯益辅佐大禹主政的时间相对较短,其功绩与三皇五帝相比也相差甚远,而此时恰逢原始社会末期,原始的部落联盟制度已是穷途末路,一种新兴的奴隶制度即将建立,古老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呼之欲出,“家天下”的时代已经不可阻挡的悄然而至;在群臣的簇拥下,大禹的长子夏启,继承帝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启登上帝位后,多次亲自到伯益隐居的箕山南麓请老前辈伯益出山辅佐,伯益眼看自己失去了群臣拥戴,干脆接受了这一既定事实,自己隐居山林,从此不问世事,忘国而终。
为了表彰伯益的历史功绩,夏启封伯益的长子飞廉为葛伯,封伯益的次子木若为徐伯。飞廉封葛伯后,为法定意义上的葛地国君,葛地,即今河南宁陵,是上古时期葛天氏部落遗民最早的生存和栖息之地。飞廉任葛地国君后,史称葛飞伯,从此,葛地始封国,葛国诞生,位列诸侯伯爵(古代诸侯国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
葛国的遗址,在今河南商丘市宁陵葛伯屯,此地以“葛伯之乐”文明于夏商周时期,是历史记载的葛氏得姓的源发之地。飞廉,葛国的首任国君,是华夏民族葛氏的始祖,而他的父亲伯益,被葛姓后人习惯性的称为葛姓祖先。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太史公曰:秦之先伯翳,尝有勋于唐虞之际,受土赐姓。”其实,伯益并不仅仅只是葛姓的祖先,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商太祖成汤、周文王姬昌、秦国首任国君秦非子、赵国始祖叔带、费国始祖费昌、陈国首任国君陈胡公、曹姓曹国始祖曹叔振铎、季氏始祖季连,他们都是伯益的后代。
据传,我国最早的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山海经》,正是伯益所作。该书包括《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五卷,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内容涵盖了古代地理、动物、植物、矿产、神话、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族、民俗等各个领域,还记述了“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神话寓言故事。
伯益,突出的历史贡献就是辅佐大禹治水和著《山海经》一书,他被公认为是葛姓的祖先,虽然没有登上帝位,可他是后大禹时代主政首领,与后世项羽分封天下时的帝王霸气有些类似;同时,他还是后世商、周、秦三朝开国帝王的共同祖先,把他的传记称为“本纪”,也算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