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斐说现在市内有江苏的两个保安团,还有一个警察总队。计划编成一个三个师加一旅的第9集团军,加上这两个保安团跟警察总队,4万人左右,拔掉这颗钉子绰绰有余了。敌人只有三四千海军陆战队,另外他们现在也就是动员了好几千复员军人帮他们防守。
杨才声说日军的这三个阵地,都在他们炮舰的火力控制范围内,您可别小看这些炮舰的威力。日军的工事,很多都是钢骨混凝土,我们的部队攻坚能力太差,缺乏直射火炮,打不下来怎么办?
刘斐一哂,五年前我们几次把他们打进了租界,这一次我就不信他还能挡住咱们!杨才声说咱们的短处就是火炮,这些钢骨水泥工事轻武器根本啃不动,还是要为部队多考虑考虑。你看能不能调一点重炮部队?
刘斐有点牙碜,说光远兄你不知道,咱们现在进口的重炮团只有三个,马上能用的只有两个。这些重炮太珍贵了,全是150毫米榴弹炮。这还不是关键。这一次我们得换装隐蔽开进,重炮动静这么大,怎么进市区,得好好想想办法,急不得的。
杨才声问部队现在到了哪里,刘斐说87、88师都到了上海附近,准备尽快隐蔽开进。光远兄您马上去苏州吧,文白兄的司令部就设在那里。
文白就是张治中,他现在是京沪警备司令。他麾下的部队这一次奉命编成第九集团军,担任进攻在沪日本海军陆战队的任务。这次行动正是他向委座建议的,并得到了委座及众多高层的支持。
杨才声乘车连夜出发,11日下午到了苏州张治中的司令部。但张治中已随部队开进,现在在赴上海的途中。杨才声又登车追赶,一直追到南翔,才赶上张治中的司令部一行人员。这时候已经是8月12日了。
张治中是安徽人,1916年从保定军校毕业。他是江结時的黄埔嫡系,黄埔一成立他就是学员总队长,还兼任军官团团长。军官团就是陪学员演习和学员进行实习的部队,所以张治中是所有黄埔学生的老师,相当于我们现在大学里的总辅导员。
杨才声虽然也在保定军校呆过,但那是张治中毕业以后,所以他跟张治中以前并不认识。不过他后来多次回国办事,也跟张治中接触过,毕竟是儿子杨玉嘉的教育长。就他从杨杰处得到的印象,对张治中的指挥能力颇不感冒。这在杨才声看来也很正常,黄埔系几乎就没有几个军事能力强的。
张治中这个人,持身颇正。除了打仗可能一般之外,在军中的威信还是很高的。中央军一个他、一个陈诚,都是道德君子。他似乎比一般军官更加关心政治,经常会给委座上万言书,对江结時进行劝谏。
张治中长得很精干,头发剃得很短,一副标准军人的模样。他瘦削得厉害,是在青岛治病期间听闻卢沟桥事变爆发,中止治疗赶回军中的。他对杨才声兼程赶来非常满意,刘斐说杨才声目前的任务就是战役的指挥协调,这是委座亲自交代的,当然张治中也很欢迎有杨才声这样鼎鼎大名的参谋长来协助自己。
司令部确定要设在南翔,这样能尽量贴近战场。现在第9集团军有87、88和36三个德械师,可以说是国军最精锐的一部分。目前36师还在西安,正在紧急调运来沪。张治中简单介绍情况后开始说这一次在淞沪开战的打算之由来。
去年,也就是1936年,蒋百里先生做出在上海开辟一个新战场的计划。目的是扭转敌人的进攻方向,使敌人变从北向南成从东向西。这个计划当时委座看了以后不置可否,我估计他可能主要是考虑上海是中国目前最发达、也是唯一完备的工业基地。把上海打烂、或者上海被敌攻占,我国的抗战实力将会受到极大的削弱。
不过我五年前在上海打过一仗,所以委座曾经征求我对这个计划的意见,我是很赞成的。因为别看日本海军很强大,但唯独他的海军陆战队特别差劲。上一次要不是我们听了英美调解的劝,我们早就把他们消灭了。
上次达成停战之后,我们不能派正规军驻在上海,只能驻保安团。但我们选的钟松旅可不是普通的部队,战斗力并不差于德械师。他们换成保安团的服装进驻虹桥机场一带,有利于我们牢牢守住这个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这几年日军在上海一再挑衅,比如上一次的日本水兵失踪事件,其实跟日本陆军在北平搞的卢沟桥事变是一样的。他们就是眼馋陆军在北方已经得手了,所以海军也不想闲着。
实际上我这几年一直在考虑上海的日军,他们就这样顶在我们最重要的经济区和我们首都的跟前,又都是行动极为迅速的海空军,一旦有事对我们的威胁就太大了。这样一把尖刀顶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我们还怎么动弹呢?一旦北方有事,我们能不管这个肘腋之患而长驱向北吗?
所以我上个月底也就是7月30号给南京国府郑重提了一个建议,既然我们计划在华北与敌决战,那么上海当然不应该有损失。但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抗战有两大失误:一是敌人打我我不还手,就好像九一八;二是敌人打我我才还手,就好像上海一二八和长城抗战。我觉得这两种应对我们都太被动了,我们今后应该采取第三种方法。什么样的第三种方法?就是我判断他要打我,我就先打他。这叫做“先发制敌”,又叫做“先下手为强”。我认为这次淞沪战役,应该采用第三种方法。
我的建议书提出了四种代表敌人要在上海先动手的信号:第一敌人准备派陆军部队来上海,已经开始登船;第二敌人派航母来上海;第三敌人在长江上的舰队到上海来集中;第四敌人又在上海提出无理要求限我方限期答复。凡此四种信号,就表示敌人要在上海动手了。这时候我们就要先下手为强,抢先进攻,一举拔掉这颗钉子。免得将来我们顾此失彼,遭致更大的失败。
委座的答复是同意先下手为强,但指示我们要等待命令再动手。我后来听说,8月5号,委座主持召开国防会议决定进行封江计划。就是用海军沉船堵塞江阴这个长江最狭窄之处,然后用岸上火炮加空军投弹打击日军在长江中上游的大约70艘军舰和轮船,歼灭日军在那一带的大约六千多人。
说实话这个计划要是真的实现,日本海军必遭重创。可惜这么高层的战略会议竟然泄密了,日本海军紧急撤出长江中上游,使我们的打击计划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现在等于我说的四种信号已经有一种出现了,日本海军目前从中上游退下来云集上海。
而且很明显,日本海军对陆军在北方的成功很羡慕。8月9号日军两个军官硬闯我保安团在虹桥机场的哨位,发生冲突之后被我军击毙。现在日本人要求我方撤走保安团,很显然这是七七事变的又一次重演。这就是我说的第四种信号了。两种信号现在同时出现了,光远兄您说我们是不是该先敌开火,难道我们还能再吃以前的亏吗?
杨才声非常赞成张治中先下手为强的说法。中日之间多次冲突,中国总是后人一步,被人家日本人多次先下手为强。这样的亏吃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不能总是这样被动。但杨才声还是担心一个老问题:部队的攻坚能力。
别看日本海军陆战队比较弱,那也要看和谁比,同时也要看在什么地形下作战。八路军拿日本人红砖砌的炮楼没办法,国军其实也是一样的性质,对付上海市内日本人的钢骨水泥工事也有些没地方下口。
杨才声说了这个担心,张治中说没事儿,德械师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目前87、88和36师每师各有一个炮兵营,分为三个连:高射炮连、战车防御炮(就是通常说的战防炮)连和榴弹炮连。
杨才声一听就说这些炮恐怕对付工事的效果一般,而且数量也太少。我听刘为章将军说有两个重炮团,他们在哪儿?
张治中说炮十团的一个营和炮八团已经进至真如和大场,不过日军的飞机和舰炮威胁太大,我恐怕这些炮兵不太可能抵近敌人工事射击。不过这也问题不大,德械师有的是迫击炮,我准备充分发挥这些迫击炮的威力。
杨才声一听就摇头,敌人的工事很显然是钢骨水泥的,迫击炮这种口径小(大口径的国军没有)的曲射火炮很难啃得动。张治中说那不可能,敌人在虹口的陆战队司令部是钢骨水泥的大楼,其他阵地大部分都是利用的民房。上海的石库门房子你总该听说过,都是砖砌的,扛不住迫击炮的轰击。现在我有三个久经整训的德械师,每个师起码一万人,再加上一个独立旅,拿不下这几千敌人可真见了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