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小说 > 都市言情 > 十万骗局 > 网上骗局16

网上骗局16(1 / 1)

今天瓜兄给大家讲讲生活中的陷阱--------网络骗局

——实例与警告

一,网购,别被便宜蒙了眼。

刚上大学的小张看到同班的好多同学都是从网上买东西,感觉很新鲜,于是就请同寝室的同学教了教自己。刚学会网购的小张迫不及待地上网浏览看有没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在网上小张看到一款自己心仪了好久的手机,市面上标价为3000元,而网上的售价却只有680元。大喜过望的小张当天便联系了卖家,对方表示,手机是走私货没有维修**,必须先汇款,后收货。于是,小张当天就往对方提供的一个银行账户里汇了700元。对方称第二天货送到。然而,第二天中午,一名自称是快递公司的人打电话给小张,表示手机是水货,要小张汇1000元保证金,并表示保证金会退还。就这样开始,对方就不断以保证金的名义要小张汇款。当小张发现不妥、要求对方退款时,对方一再含糊其辞,甚至直接挂断了小张的电话,等小张再打过去的时候对方已经关机了。至此,小张已被骗去3500元。

如今,喜欢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网络购物以其快速、方便和低廉的价格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尤其是作为网购一族主力的大学生群体。所以如何规避交易风险的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有关专家建议在网上购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防自己被骗:首先,在购物前要核实网站和卖家的真实身份;其次,要查看网站和卖家的信用程度;第三,尽量避免私下交易,主张通过交易平台,如支付宝等第三方以托收和担保的方式进行交易;第四,购物后一定要记得索要原始**或收据,并且保存网页交易记录。在此提醒网购爱好者,在网上购物的确是便宜,但是你一定要谨记,网上购物,如果价格比实体店便宜15%就要掂量掂量了,超过20%的最好就别碰,有句俗话叫“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在网络中还要注意可能就是“便宜没有货”,所以大家在网购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以防被骗。

二,莫让网络竞拍迷了眼。

家住西安的杨小姐是一个网购狂人,不管买什么东西,大到电脑手机,小到耳钉手链,都是从网上购买。杨小姐在淘宝网上选中了一条手链。看到店主标明是仿藏银,而没有直接宣称是什么纯银之类的,这使得杨小姐对店主有了信任感。在距其下架还有9天时,杨小姐以1元的价格拍下手链。店主标明此手链每次有人拍,差价为2元。也就是说如有人也看上了这条手链想竞拍,下次出价应为3元,再拍则为5元,以此类推。刚开始的几天没有人加价,而且店主态度也很不错,表示如无人加价的话,手链即归杨小姐所有,而且包括邮费一共是6元。当还剩一天下架的时候,杨小姐觉得很开心,终于以低价买得了自己喜欢的手链。然而,令杨小姐始料不及的是,突然有网民上来参加竞拍,加价为3元。一开始她并没在意,也就跟着涨到5元。不料那位网民特别“执着”,跟着往上加价竞拍,且随着手链下架时间的临近就跟得更频繁。眼看着东西就要到手了,杨小姐不忍到手的东西被别人抢去,只好往上加钱。当她加到13元并且离手链下架还有两小时的时候,对方便不再继续竞拍了,她最后以13元的价格将手链拍下。手链是到手了,可杨小姐怎么想都觉得自己吃亏了。拍下来的手链并不比在外边买便宜,再加上邮费,反而贵了,一点儿也没体现出网上拍卖便宜的好处来。

三,信用等级也“虚拟”。

小佳的电脑音响坏了,于是就在网上浏览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这一看还真给小佳找到了。她在一家网站发现一个名为“影音霸主”的卖家店里有一套自己喜欢的迷你音响,价格只有市场价的1/3。由于感觉价格有点儿低,小佳怕上当受骗,于是细细地浏览了该网站上的留言。小佳发现买家反馈的都是赞扬之声,小佳还留意到,网站授予该卖家的信用等级是最高的“钻石”级。看到这里,小佳放下心来,当即下了订单并付了款。几天后,小佳收到了该卖家寄来的音响。可当她打开音响包装时,却发现该音响的外观很粗糙,而且使用起来还有很大的杂音。小佳气愤地投诉到网站,网站表示要进一步调查。而就在此时,小佳还发现了一件蹊跷事:当她把自己受骗经历的帖子发到页面后不久,就有很多跟帖者赞扬那个音响,甚至有的还攻击小佳。

网上购物存在着许多雾里看花的现象,一些店家即使拥有很多网民的好评,也不能保证其完全值得信任。因为很多店家是靠朋友互相给好评的,不具有可靠性。一位有着数年网上开店经验的刘女士说:卖家要通过作假在网上得到很高的信用等级其实并不难,可以选择注册多个会员名,相互给予好评,还可以选择利用信息工具与其它会员交换好评,形成虚假的信用指数来欺骗消费者。经常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都知道卖方的信用度是靠买方良好的评价累积起来的,所以在网上购物的时候会优先选择那些好评多、信用高的商户。这也就为骗子的行骗提供了一个方法,一般来说骗子在行骗前,会故意累积良好评价。你可以仔细观察,卖方是不是短时间内,就迅速累积了十几分的良好评价,评价的时间和商品截标时间是不是相差很短,或者,评价内容是不是千篇一律甚至是空白的评价内容,如“谢谢,好卖家”、“难得的好卖家”、“好卖家”、“发货及时”等评语。习惯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在选择卖家的时候,一定要从正规的网站上选,对于选定的卖家也不要急于下订单,应仔细确认该卖家所积累的信用度是不是真实,待确定之后,再去下订单也不迟。

四,话费被“点”没了。

家住河南洛阳的老王在网上看到一则广告,广告上声称:只要下载该广告在自己的电脑上,每天在自家的硬盘上点击它,就能赚到美元。于是经不起诱惑的老王便下载了一个,每天坐在家里点击它,一心盼望着能挣大钱。老王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好朋友。朋友听到后,告诉他这是一个骗局,163已经在电子邮件中提醒过用户,这样的骗局掉进去要付出代价的。朋友的好心劝告老王不听,一心只做着发财梦。两个星期过去了,老王天天在家守着电脑点过来点过去,可期望的美元没点来,点来的却是电信局的话费账单。账单上面记载着他家300多元的国际长途话费,全是打往非洲一个小国家的。看到话费账单的老王蒙了,自己什么时候打过国际长途啊,再说也没有亲戚在国外啊。不明就里的老王赶紧打电话给朋友,朋友告诉他,这是一种骗局,骗子利用一些不知名的软件让上网者点击,一旦确认点击,这种软件就会把电话切到国际长途,从而骗取消费者高额的话费。这下,老王悔得肠子都青了,直说自己是财迷心窍了,才会掉进骗子的圈套。

有很多消费者都反映自己家的住宅电话费突然出现高额国际长途话费,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其实,这些消费者家中的电话都具备国际长途直拨功能,电脑可以连接电话线上网。消费者的国际长途话费均来自国外一些收费的****或是一些宣扬只要下载点击就可以挣钱的软件,这类软件往往不用中文告知消费者,一旦消费者下载了该软件,这种软件就会把电话切换到国际长途,从而导致消费者支付高额话费。在此提醒网络用户一定要提高警惕,上网时可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例如:不随便下载陌生软件,特别是拨号软件;在登录外文网站时,要仔细阅读网站的相关提示;如果不小心落入陷阱,要立即退出相应的网站,断开网络链接,以避免产生更多的国际长途话费,造成更大的损失。

五,小心网络“变脸”术。

刘先生经常在网上购物,在此他也尝到了不少甜头。由于经常在网上购物,刘先生也积累了大量防骗经验,在选择网商的时候也格外仔细。比如:汇款处是个人账户而不是企业账户的不买,没有工商备案的不买,没有详细地址的不买,甚至有时候还会打电话过去确认公司的真实性。2008年春节,他准备给单位员工发放点儿福利,于是习惯了在网上买东西的他准备在网上进行大批量的采购。按照以往的经验,刘先生选择了一家网购店,订购了一批小礼物,也按照网站上所显示的账号把钱汇了过去。但当节日临近的时候刘先生还没有等来网上购买的物品,当打电话去有关部门询问的时候,才知道该站点所提供的所谓的详细地址根本就是捏造的,再去访问那个网站的时候竟然已经找不到了。气愤的刘先生想到自己那么小心都被骗了,于是就发誓以后再也不在网上买东西了。可凑巧的是,刘先生的妻子在网上看上了一件衣服,觉得还不错,就让刘先生过来帮着看一看。刘先生这一看不要紧,竟然发现这个网站就是上次骗自己的网站,只是网址已经换成了另外一个,但里面的内容却一模一样。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使欺骗得逞,会采用各种方式防止被人识破,例如:制作虚假购物网站,编造公司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诱惑贪图便宜的网友上当。诈骗商品小到女性饰品、服装等小件商品,大到手机、电脑、汽车等贵重商品,交易一律采取先付款后发货的方式,一旦网友按照对方要求汇入货款,卖家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此提醒消费者,网上购物应留意登录的网站是否经公安机关备案,你可以通过IP138等网站IP地址查询方式,查询网站上提供的“公司”地址与网站IP地址是否一致,或是通过114查询当地有无该“公司”及其电话号码,同时你还可以点击网页上设置的“报警岗亭”和“虚拟警察”,查看是否能与报警台接通。还要注意在你选择付款方式的时候尽量要通过支付宝之类的第三方付款方式,尽量不要直接把钱打进卖家个人的账户中。面对如此狡猾的骗子,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试探,比如说让朋友去实地看货之类的,在这种情况下骗子通常会闪烁其词,如果是这样,我们就该提高警惕了。

六,网上购票小心被忽悠。

每逢过年,都是刘先生既兴奋又无奈的时候。刘先生老家是湖南的,每年回家的车票让刘先生最头疼。由于是假期,排队买票的人特别多,刘先生还要上班,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买票,等到自己有时间了,票也卖完了。后来刘先生的同事小王告诉他可以在网上购买车票。于是刘先生便在网上寻找有关车票的问题,在一个论坛上刘先生看到了一条信息,一位自称是“黄牛”的人说:春运期间,由于火车站对票贩子的打击力度比较大,生意难做,特意转战网上,为人代购火车票。但人们买票前需要缴纳一些订票费,其中硬座票30元一张,卧铺票80元一张。兴奋的刘先生赶紧认真地记下了这个叫“黄牛”的人的电话,刘先生觉得只要能拿到卧铺票,80元的订票费还在承受范围之内。转眼间就到了年末,刘先生在买火车票时给“黄牛”打了电话,电话中“黄牛”一再保证绝对按时买到票。于是刘先生便按照“黄牛”的指示,往一个农行的账户上汇了80元钱。眼看着回家的日子就到了,但“黄牛”的车票还没有送过来。心急如焚的刘先生便打电话给“黄牛”,“黄牛”在电话中信誓旦旦地保证:“你放心,肯定能拿到票。”又过了两天,“黄牛”的电话就打不通了,刘先生一个下午拨了20个电话,“黄牛”的电话一直处在关机状态。又等了一天,“黄牛”仍然没有开机,刘先生才意识到自己受骗了。

每年假期临近的时候,火车票都是最难买的。排队的时间长不说,怕的就是排了半天队票也没买上。于是,票贩子们便把行骗的对象锁定在那些急于回家的人。有的骗子把地点改在了网上,这些人自称可以帮忙买到票,有的还自称火车票的时间不合适想退票,到火车站退票要交退票费,希望转让给需要的网友,既不收取手续费,也不收定金。网友等拿到票后,才发现是假票。在此特别提醒您,最好别选在网上购票,以免上当受骗。如果需要买票的话一定要在铁路部门指定的售票点或代售点购票。正规的火车票代售点,应该有北京铁路局颁发的代售牌匾,列有监督举报电话,有售票设备,旅客当时就能拿到火车票,而且不向旅客收取押金或定金。正规的代售点都有具体的收费标准:铁路客票销售服务费每张5元。

七,网上维权谈何容易。

2006年7月,余先生在某大型购物网站上注册了一个买家账户。在该网站上,余先生看到了一款自己已心仪很久的彩屏手机,价格是1200元,比市面价格要便宜几百块钱,而且还有保修卡。于是余先生立即与该店主取得联系,该店主表示:如果要开**的话,价格会高一些,但有保修卡,请余先生大可不必顾虑,而且手机全部是没有开封的新手机。并说由于余先生要的货要从卖主所在的广东顺德寄出,所以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后,手机就会寄到余先生手上。

听到店主这样说,余先生便当即提交了订单,到邮局缴纳了购买费和邮寄费用。店主还给余先生看新手机的图片,余先生感觉新手机的式样很好,成色也像没有开包装的新手机。余先生十分满意。半个月后,余先生的新手机如约而至,余先生如获至宝。可令余先生没想到的是,手机用了三个月后,就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问题。先是手机的屏幕花了,只能接打电话,信息发不了。随后,手机彻底罢工了,连电话也打不了了。为此,余先生打电话给店主,店主表示可以给余先生维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余先生又急忙把手机寄回了广东。本以为手机修好了就可以用了,没想到,仅仅过了一个月,新修好的手机就又不能用了。气愤的余先生希望店主能给自己换一部,但该店主表示,只能维修,不能退换。这一次,余先生愤然拨通了12315的电话。可是在打完这个电话之后,令他更气愤,12315的工作人员告诉余先生,这是归属地管辖的,余先生必须寻求卖主当地的12315来帮助。余先生说:网上购物遭遇陷阱后,想维权真是举步维艰啊。

八,网购产品“猫腻”多。

2005年“五一”期间,安徽省合肥市某广告公司职员小云在国内一家知名网站上购买了一个金属制作的笔记本电脑专用桌。网站广告描述,该电脑桌采用进口技术加工,不惧潮湿高温,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高度……看完该网站上关于这款电脑桌的描述后,小云觉得挺不错,于是就下了订单,在网上付了款。3天以后,小云收到了电脑桌。但小云打开包装盒时发现,不但电脑桌几条金属腿出现了严重凹陷,就连桌面上也有明显的划痕。小云当即通过网站向卖家投诉,卖家表示会查清原因,尽快给出一个答复。但小云等了一个多月也没有结果。于是小云找到律师进行咨询,律师表示:这种纠纷的维权成本太高,与其纠缠到底还不如认了。最后,小云不得不自认倒霉。

目前网购领域运输环节较多,尤其是家电、家具类产品易碰撞损坏,事后很难界定责任,物流公司一般都不认账,而卖家也不愿赔偿,扯皮推诿后大多不了了之。所以消费者在购买对方商品之前一定要和对方讲清楚,把所购商品的一些功能、材质、规格等确认清楚,并将商品破损后的保修以及调换等所有能考虑到的都要考虑进去。在购买的时候自己也要加强防范意识,把跟对方的聊天记录保存好,这是很有力的证据,将来一旦出现问题纠纷,这将是很重要的证据,不能被忽视。在接受货物的时候也要注意,如果是快递,你可以当着快递员的面检查一下商品,如果是邮局也可以让邮局工作人员在场检查,发现问题可以拒收,同时要请承运公司出具证明,马上和对方联系,如果对方不同意调换货物,你便可以投诉。

九,当心“钓鱼”网站。

小张是个典型的懒人,每当放假的时候肯定窝在家里,哪儿也不去,就连平时需要买的东西也懒得去买。后来他又学会了在网上购物,于是每天浏览购物网站成了小张下班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小张平时买东西都是在淘宝网上。这次也不例外,下班后小张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淘宝网的首页,拍下了自己喜欢的那件衣服。购买之后,小张就开始盼着自己的衣服早点儿到。可小张这一等就等了一个星期。小张心里很疑惑,为什么这次邮寄的速度这么慢,平常都是两三天就能收到了。于是,小张打了淘宝的客服电话,询问订单情况,可令小张奇怪的是淘宝的客服说自己没有下过订单。小张想怎么可能呢,明明下了订单啊。客服的提醒让小张恍然大悟:您是不是上错网站了?于是小张便回想了自己的购买过程。她当时首先问了一下老板:有货没,什么样子的,怎么发货?等到问清楚了、谈好了,老板给她发过来了一个拍卖的地址。她也没有多看就进去了,在里面点击了购买。小张这么一想才明白,原来还真的进错了网站。

“网络钓鱼”事实上就是一种网络欺诈,它是不法分子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和伪造的网站页面来盗取上网用户重要个人信息(如财务数据、银行信用卡号、网游账号等)的一种网络攻击手段。不法分子通常会将自己伪装成知名银行、在线零售商和信用卡公司等机构,当上网用户从不法分子发送过来的电子邮件内容中直接打开相应链接时,用户在这个网页页面输入的所有银行卡号/密码信息就将被自动记录并会自动发送到攻击者指定的邮箱中。一般来说“钓鱼网站”结构很简单,只有一个或几个页面,同URL和真实网站有细微差别。网民在查找信息时,应该特别小心由不规范的字母数字组成的CN类网址,最好禁止浏览器运行JavaScript和ActiveX代码,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网站。网上购物时,在选中一件商品后,不要盲目地按对方所给的地址购买,先要看看是否真实,买的数量很多的话,可以先买一小部分,看看是否适合自己,这样就算是假的也不至于损失太大。

十,外挂窗口一触即“发”。

2006年11月2日,小王像往常一样在公司加夜班。他通常会在这个时候登录自己的邮箱查看有没有信件。在他输入密码和用户名后进入信箱主页面时,系统自动弹出了一个窗口,其主要内容是:你是否想赢取足彩500万大奖?×××短信为您提供第一手足彩信息套餐!提供专业人士对每场赛事结果分析、下一场赛事预测等,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资讯……信息费按条计算,0.5元/条。由于小王对足球彩票不感兴趣,就随手点击将其关闭,没想到就是这样一点却为自己惹来了一个大麻烦。从晚上11点起,小王手机的短信通知铃声就不断地响起,一条条有关足球彩票的赛事源源不断地传进了他的手机中。直到第二天的1点,小王共收到了17条短信。实在没有办法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小王只能于次日早上重新登录信箱给该网站的客户服务中心发邮件,要求其取消短信订阅。还有一次“触雷”发生在2007年的10月份。当天,小王登录了某计算机信息网,刚刚进入主页就弹出了一个广告窗口,他没细看就将其关闭了,可就在关闭的同时,又有数个窗口弹出,他越是关闭,弹出的窗口就越多,直到把所有浏览器全部关掉才不再弹出窗口。小王以为这样就没事了,可没想到的是当小王再次打开网页的时候,最早的那个广告窗口又弹了出来,不过,这次小王没有急于关闭它,而是仔细阅读了上边的内容,在这广告窗口的最下面小王发现了几行小字,上面写着:“勿关闭本窗口,请点击最小化,否则本窗口信息将修改您电脑的注册表,使本窗口的内容在您上网时自动显示,并自动连接国际长途线路,所付费用将从您的电话费中扣除……”由于第一次关闭了该窗口,无奈的小王只好请维修人员将电脑的注册表修改回来。但此时他已经损失了400多元的国际长途电话费。

在网页上加挂窗口实际是一种网站营销和宣传的手段,这种方法可以在网友没进入想进入的网页以前,抢先出现占领人们的眼球,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再加上一些网站有意无意地弄些小把戏,让人防不胜防。对付这种窗口的方法很简单,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不要去理会那些弹出来的窗口,直接将其最小化至电脑的工具栏中就可以了。

十一,小心QQ中奖的陷阱。

郑先生来到公安分局城里派出所报案称:他轻信“QQ中奖”信息,一天之内给骗子汇去了9400元。2008年7月的一天晚上,郑先生在家登录QQ后收到一条信息,该信息说他中了二等奖,获得了58000元现金和一台笔记本电脑,请他登录某网页查询。郑先生当即登录该网页,并记下该网页上留下的联系电话。第二天上午,郑先生拨打了这个外地电话号码,对方在电话中让他先汇1600元的“领奖手续费”。被好事冲昏了头的郑先生,想也没想就毫不犹豫地将1600元汇到了对方指定的一个外地账户上。随后,郑先生再跟对方电话联系,对方又让郑先生再汇7800元的“账号激活费”。想到既然已经汇了1600元,郑先生便又给对方汇去了7800元。之后,郑先生打电话询问对方钱什么时候可以汇过来。对方说让郑先生耐心等一个星期,等这边的公司办完所有的手续之后,便会给郑先生汇钱过去。回到家后,头脑清醒了一些的郑先生觉得自己可能受骗了。于是他打电话过去要求对方退款,对方让郑先生一个星期后再联系退款事宜。可一个星期后,当郑先生再次拨打对方电话时,发现已经打不通了。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在QQ(群)中假借腾讯公司的名义发布虚假的中奖消息,利用不存在的高额奖品、奖金诱导不知情的用户给其汇款。在此提醒您,如果有人在网上说您中奖了,正确的做法是不理他,因为这肯定是陷阱,仔细想想就能想明白:想中彩票不是还得花2元钱去买吗?就算是参加抽奖活动,也得由组织者在正式的场合宣布中奖人,哪有在网上随随便便就告诉你中奖了这种荒唐事!如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备品,利用网络诈骗的人也越来越多,经常上网的人一定要时刻谨记不会有“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千万不要轻信一些不切实际的骗局。

视频聊天,眼见未必如实

小刘是南方人。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北京找工作。由于工作的原因小刘不能经常回家,于是就利用闲暇的时间上上网,用QQ和远方的亲人朋友聊聊天,特别是视频聊天,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也就像亲人在身边一样。在视频聊天的对象中,小刘和舅舅家的表妹是聊得最多的,因为两个人的年纪相差不多,感觉特别聊得来。2008年3月的一个晚上,小刘上网后看见表妹在,就和表妹聊上了。聊天的过程中,小刘一直感觉表妹好像有心事,经过小刘的再三询问,才知道原来老家的舅舅生病了,急需5000元的治疗费。看到视频上表妹着急的样子,小刘赶紧下线,拿着银行卡就去了附近银行。不巧的是小刘的银行卡里只有2000元,他通过银行自动柜员机把卡上的钱全都转到了表妹提供的账号上。回家的路上,小刘拨通了表妹家的电话,想问问舅舅的病情。电话那头的表妹听小刘问自己父亲的病情,又听他说已把2000元转到了她的账号上,感到非常诧异。表妹告诉他,自己父亲好好儿的,根本没生病,自己更没有向他借钱,而且刚才也没上网。这一下,小刘可真被搞糊涂了:视频上明明就是表妹呀,怎么会有错呢?想到这儿,小刘赶紧去派出所报了案。听了小刘的叙述后,民警对他与表妹的视频聊天记录做了技术检查。民警发现,这个视频上的女孩的确是小刘的表妹,但却是几天前小刘的表妹和别人视频聊天的录像。小刘这才明白,原来骗子在几天前盗取了表妹的QQ号,并窃取了她的真人视频和聊天资料,然后用这个QQ号和自己聊天,而聊天时的视频不过是骗子利用软件回放的表妹的视频录像,让自己误认为对方就是表妹,从而上了当。

近年来,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电话和短信息来进行诈骗的犯罪活动日益猖獗,各种各样的诈骗形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变化、翻新之中,虽然警方加强了打击防范并通过媒体不断地宣传,但是一些新类型的诈骗案件,仍然会不时出现,这需要广大市民自己提高防范意识。需要提醒的是,视频聊天中,虽然画面上是自己认识的朋友,但在网络的那一端,正在与你聊天的人很可能另有其人,甚至是不法人员,这一点在目前的技术上已经没有障碍。所以你在进行视频聊天时,当涉及金钱、财物和个人隐私、各类秘密等方面的内容一定要慎重,最好能通过其它方式,如电话、电子邮箱和其它网络聊天工具进行核实和确认,以免掉进骗子的陷阱。广大市民还需注意的一点是,在网络聊天时,不要随便接收他人发来的文件,以防中木马病毒导致QQ号码被盗。

十二,麻醉药迷晕女网友。

小丽在上网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黄峰的网友。两人一见如故,聊得特别投机。小丽感觉对方谈吐不凡,一介绍才知道原来对方竟是国家某研究机构的研究员。黄峰问小丽在做什么工作,小丽告诉对方自己目前在做助理。听说小丽在做助理,黄峰便告诉她,他们的研究所现在正招聘研究助理,小丽可以来试试。黄峰声称,可以先拿一份资料给她看看,在应聘的时候可能用得上。听到黄峰这样为自己着想,小丽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激,于是便欣然前往约定地点与之碰头。见面后,黄峰便把一份研究资料交给了小丽,并请小丽吃了肯德基。三天后,黄峰约小丽在肯德基见面,还说准备帮她介绍一些教授、研究员认识。但小丽到了肯德基后并未见到其它人。黄峰称那些人有事不能来了之后,便去买了一杯饮料给小丽,想到上次和黄峰一块儿吃饭也没什么事,于是小丽便喝了黄峰递过来的饮料。喝完饮料后,她立即不省人事。等她醒后,发现自己遭人**,财物也被洗劫一空。

随着网络通讯工具的普及,有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在虚拟世界结交网友。随着聊天的深入,网友单方或双方会提出见面的要求。然而,一些不法分子通常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甚至在网友约会时,设下各种陷阱,进行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犯罪活动。在此提醒网络交友的人,在网上认识的朋友最好不要见面。聊天时要有所保留,不要把自己的信息全盘告诉对方。

十三,会网友,遭抢劫。

小王上网时,看到有一个人加自己QQ,点击确定后,两人就开始聊天了。加小王的人自称陈某,22岁,本市人。在聊天的过程中,小王还通过视频看到了对方,对方长得白白净净,十分好看。一个月后,陈某约小王见面,小王便欣然前往与其约会,约会的地点定在某公园。就在小王见陈某比视频中更美而窃喜时,忽然两名男子从树林中蹿出,其中一男子说是陈某的男友,另一人则拿出弹簧刀,威逼王某把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交出来,不然就“收拾”他。一旁的陈某看到男朋友突然出现,“吓得”一边哭泣,一边哀求男友原谅自己和网友约会。但其男友一定要小王交出财物。正巧这时有一群人从公园里走过,小王乘机逃出了公园,在一家超市门口打电话报了警。

在网上交友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要与网友见面,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千万不要单独去跟网友见面,可以让好朋友陪自己一同前往。2.见面的地点最好选在人多热闹的公共场所。3.见面过程中,要特别小心“网友”以借钱、借物为由实施的诈骗、盗窃活动。4.在去与网友见面之前最好将见面时间、地点、网友的QQ号等情况告诉家人或朋友,以防止发生意外。最好不要贸然前往外地不熟悉的地方与陌生的网友见面。5.在网上与网友聊天或与网友见面时,切记不要完全暴露自己的真实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家庭电话号码,甚至家庭住址。这些个人资料一旦被不法人员所掌握,极易被人利用实施诈骗、盗窃等活动。6.如果在约见网友的时候,自己受到了不法侵害,一定要及时向警方报案、提供线索,协助警方及早将犯罪分子捉拿归案。

十五,优惠套餐不优惠。

2007年6月23日下午,某大学讲师朱先生下班回家在学院小区看到几个自称是中国电信工作人员的年轻人在进行宣传:暑期宽带优惠活动,只要花330元就可办理宽带上网包年业务。面对如此优惠的价格,朱先生当即就办理了宽带包年业务,并交了钱。随后,几个工作人员便跟着朱先生回家帮他安装好了宽带。几天后,工作人员打电话过来说已经能用了。朱先生迫不及待地想试试这新宽带的网速,但上网后却发现网速非常慢,还经常掉线。于是,朱先生便按照那几个工作人员给他留的电话打了过去,但对方的电话却总是处于关机状态。随后,朱先生又拨打了电信公司的电话,电信公司的技术人员上门检查时发现,朱先生所安装的宽带根本就不属于电信公司的线路,而是盗用其它用户的宽带,所以无法排障。

有些不法分子通过宽带夹带路由器方式私接其它用户,盗用其它用户的宽带,然后冒充电信的工作人员以便宜安装宽带为由来骗取消费者的钱财。由于部分消费者贪图便宜,未核实工作人员身份即交费入网,入网后却发现出现种种故障,无法正常使用,致使自己白白损失了上网费,合法权益严重受到侵害。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办理宽带、固话安装等业务,切记不可以只贪便宜,最好是到正规运营商营业厅办理,或拨打各运营商客服热线咨询确认后再入网,以免上当。如不慎受骗,要及时向信息产业部门、消费者协会、工商局或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举报,也可直接拨打各电信运营商客服热线反映。

十六。宽带合同带你入陷阱、

2006年10月份,刘先生与一家宽带服务提供商签订了一份一年的宽带合同(每月60元)。2007年10月份,刘先生发现宽带不能用了,以为是合同到期了,宽带服务已经停止提供,所以就没有继续使用宽带。2008年3月份,刘先生新买了一台电脑,他兴致勃勃地到该宽带服务提供商的营业厅,想再次开通宽带,却被告知自己的宽带并没有停止服务,而且被告知已经欠费5个月,必须补交300元欠费后,才能开通宽带。刘先生说:“当初在安装宽带的时候只是签订了一年的合同,为什么现在又变成了自动转为同等宽带包月使用,还要多收5个月的宽带费用?”最后刘先生找到消费者协会询问此事,消费者协会经过调查发现:宽带合同里有一条“不续约到期的自动转为同等宽带包月使用”。消协经调查核实后认为,在一年宽带包月合同期满后自动按每月60元收取费用,而运营商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告知用户,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该宽带服务提供商的合同存在问题,有霸王条款之嫌。经过调解,该宽带服务提供商向刘先生道歉,为刘先生重新开通了宽带,并退回其已经补交的包月费。

瓜兄在此提醒消费者,在安装宽带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合同上的内容,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和运营商沟通,以免使自己的权益受损;如果自己的权益受到了损害,要及时地向消费者协会反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最新小说: 天降四个姐姐 重生之我真没想当男神 都市:从恋爱先生开始 婚纱追星网暴我?京城世家齐出手 直播:从死鱼正口开始的跑山人 盖世医神 让你去背锅,你居然创造万亿市值 都市之神帝驾到 反派:开局喂萝莉女主吃进口糖 风流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