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如此乱世,洛阳,山阳城皆不安静,所以婚礼并未立即举行。
这一点,孟庭之到没有再催促什么,只不过让孟彤和楚易多多走动。
半个月后,山阳城恢复正常,这时候楚易也带着孟庭之与孟彤回归洛阳。
一万五营人马,被阿西率领驻守山阳城,并且也开始招募骑兵。
山阳城四通八达,必须要有自己的骑兵,孟庭之的铁骑被带回洛阳,所以阿西要自己招募。
阿西本就是塞外人,骑马奔驰不在话下,训练骑兵也有独特的优势,王世充十万人只有四千骑兵,自然不可能让阿西率领。
如果当初阿西率领的是骑兵,或许也不会败的一塌糊涂。
如今天下大乱,洛阳也受到了不少影响。
洛阳将军府中。
楚易:“如今大家齐聚一堂,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在场人,有岑文本,布灵,乡愿。
乡愿是洛阳人,原本的洛阳主簿,楚易除去宇文里后,便投靠楚易,如今负责洛阳的内务。
治理能力不错,楚易也比较信任对方,这让乡愿更死心塌地的效忠。
之前的诸葛连弩便是乡愿亲自督造,才能如此短时间内完成任务。
这时,乡愿开口:“公子爷,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讲。”
楚易:“乡大人但说无妨。”
乡愿拱手道:“公子爷虽然夺取洛阳,兼并直隶,山阳城,孟州,但是名不正言不顺,现在逆贼四起,军阀割据,但是隋朝并未灭亡,相反,朝廷拥有八十万精兵,又有宇文化及,靠山王,以及幽州地区的人马,可以说是最强大的势力,公子爷若要发展势力,必须借朝廷之名义。”
岑文本道:“乡大人所言极是,朝廷毕竟还是大统,公子爷理当应该跟上朝廷平定逆贼,如此便可以。”
楚易:“嗯,我已经托人办事,送金银珠宝给朝中大臣,以及杨广身边的黄敬大太监,让他们上言。”
“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这时候,屋外传来消息。
“禀告公子爷,朝廷赐旨意。”
楚易站起来:“我们去接旨吧。”
众人离开大堂,走出外面,便看见一个太监,衣着光鲜,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楚易连忙迎上去:“不知黄敬大人到临,怠慢之处还望多多谅解。”
“来人。”
楚易一挥手,下人便抬上一箱金银财宝。
打开后,金光闪闪。
黄敬笑容笑的像一朵菊花。
黄敬:“果然是虎父无犬子,楚公子要比你父亲懂事的多了。”
楚易:“早些年,我父亲冲撞大人,还望赎罪。”
因为黄敬,楚雄才会沦落到这样的日子。
不过,现在楚易可不能得罪对方。
黄敬点点头:“那是自然,楚公子接旨吧。”
楚易等人立即跪拜。
“奉天承运,皇帝告诏,前骠骑大将军,如洛阳将军楚雄之子,文韬武略胜于其父,如今赐封洛阳令领军政要务,并即日起可平定金城逆贼,钦此。”
楚易上前接过圣旨。
楚易:“黄大人,这个洛阳令宇文大人同意了?”
黄敬:“楚公子,宇文尚书大人希望你立即释放宇文里等人。”
楚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一阵寒暄后,黄敬带着两箱金银财宝,以及宇文里等人离开了这里。
乡愿:“恭喜公子爷得洛阳令,可以节制河南地区的军政。”
岑文本:“如此我们便可以招兵买马,师出有名了。”
楚易不解:“这个洛阳可是香饽饽,宇文化及居然给我了,这当中有点耐人寻味。”
岑文本:“公子爷有所不知,朝廷虽然兵马最多,可天下造反的更多,江淮杜伏威,瓦岗李密,河北窦建德这些大军阀就不说了,其余大大小小的逆军更数不胜数,就拿我们洛阳来说,北有金城薛举,南有王世充虎视眈眈,可要知道,王世充拥兵十万,如今更夺取南阳,许昌等地,如今在正攻打襄阳,而朝廷的大部分军力都在攻打瓦岗与河北冀州,根本没有办法救援洛阳,再加上公子的金银财宝以及宇文里等人条件,得洛阳不难。”
“难的是守住洛阳,要抢在朝廷平定冀州之前彻底定局洛阳。”
楚易:“我既然得了洛阳,那么就没有人可以从我手里夺走。”
“布灵你即日起,开榜,招募兵将,记住了,我只要精兵,宁缺毋滥。”
布灵:“末将领命。”
楚易冷哼一声:“朝廷既然让我们平定金城,那么我们也正好夺取金城。”
岑文本缓缓说道:“金城战略要地,位山西东南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有“河东屏翰、中咽之称,若得此地,公子爷乃可有争天下之资。”
楚易点点头:“金城确实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还是冶炼之都,有“九头十八匠”之称。”
“战国“阳阿古剑”产地,境内泽州铁器、曾名扬海内。”
“若得此城,我们可以更好的研究兵器,甚至炼制传说中的玄甲。”
乡愿打断道:“不过金城并不容易得到,如今金城逆贼已经被薛举一统,兵马至少在八万左右,其余各部兵马还未算在一起。”
楚易:“薛举这个人如何?”
乡愿道:“这个人力大无穷,容貌魁梧,骁勇善射,初任金城校尉,平日里便自称西秦霸王。”
楚易笑道:“自称西秦霸王?哈哈,这个人倒不谦虚。”
乡愿:“曾经李渊曾率领十万大军围剿,并未成功攻下金城,最终被其烧了粮食而不得意撤兵,若不是太原府兵护卫断尾,这一战李渊恐怕要伤筋动骨。”
楚易点点头:“这个薛举生平往事如何?”
乡愿:“仁杲父子初起,振廪,有少民心,而为大人从起后,私欲胀,顾自称王称帝,至为杀人魔王。”
“每陈,所获卒杀之,杀人多断舌劓,或碓捣之。
仁杲所多杀人,然嗜杀成性之武夫,而驱民为其夺天下而死,致万数者死之,实为陇右民之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