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启类似的千户所,在总参的计划里,已经遍布全大明。
明末之际,普通佃户已经算是水深火热,军户更是惨上三分。
一日军户,世世代代都是军户,永无出头之日。
怎么办?只有逃军一条路。
大明户籍制度极其严苛,一旦脱离了军户,就成为黑户,运气好的还能混口饭吃,运气差的就填了沟壑。
军情局在各地的分站,收纳的流民家庭,从来不缺逃军户。
一番甄别筛选培训后,这些人再回原籍,在当地军情系统的运作下,最差也要搞个守屯堡的百户官。
大明太大了,在汪鹏不准备把异国士兵,投入大明内战的前提下。
把现有的十万辽东军,全部投入大明,估计也就是个割据一方的结果。
赤旗下的优势是兵精粮足,金山银海。
那么就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先占点,再招人,以点带面。
首发网址
托明太祖的福,各地的卫所,原本就是驻扎城市周边,或是要害之处,基本上遍布大明各处。
沿河沿江的城市,已经没有问题,这两年顺风行真的风生水起,今年陆上的车马行也是后直追。
车马行、押运的护卫,形成一条条通往内陆的交通线,城内的商铺,城外的农庄,都是一个个据点。
已经快要瓜熟蒂落了。
在整个大明的人手,不算山西基地,光是从赤旗下派出的精锐就接近两三万,在各地发展的人手,更是十几倍、几十倍于此。
为此在汪鹏的批示下,投入的资金和物资,每次批复的经费,都是以千万两白银为计算单位。
这些日渐成熟的地下组织,就是汪鹏接管大明政权的底气所在。
各个部门都在如火如荼的做最后的准备和安排,尤其是军队,三个月前就发布征召令。
在原有十万陆军正规野战军的基础上,再扩充二十万野战军,完善的初级军训体系,组建一支新军,更多的是编组和对抗训练。
此时整个赤旗下不算原棒国和倭国,光是汉族已经五百多万人口,
计划是三十万野战军入关,基本的守备部队辽东保留五万轻装部队,乐浪五万,倭国十万。
确保在大明鼎革之时,老家不出乱子。
尤其是倭国,肃反运动正在大张其鼓的进行。
获得解放,收获了实惠的扶桑百姓,高度警惕原幕府余孽的反攻倒算!
敢冒头,就是一个杀!公开的杀!
赤旗下所有的武器工厂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和改装解放四号火帽枪。
像重装一旅这样的精锐部队,全部更换解放五号后膛单发火帽枪。
凌文回到耽罗岛的武器研发院后,结合实战中的问题,迅速调整改进后,火箭炮正式定型生产。
分为陆军、海军两款,分别列装部队。
汪鹏最近也在耽罗岛,和东北雪花飘洒,寒风刺骨不同,这边连河水都没上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