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当上一方巡抚的都不是善茬,那都是生花妙笔,无理都能说成有理,更何况这本就是扯皮的事。
你说我“以邻为壑”,我就说你“隔岸观火”。
一番笔墨官司,谁也奈何不了谁。
但是皇帝下了严旨了,必须要有人承担责任,那就死道友不死贫道吧。
于是众文官把火力一起转移目标,这个时候最好的背锅对象就是山西总兵王国梁。
他打的败仗才坑了河曲城,不怼他怼谁?
宣大总督的魏云中认为,王国梁自己说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工部配发的红夷大炮质量不好,临阵炸膛,导致军心大乱。
这事儿纯属扯淡,实际情况是什么呢?
那就是王国梁根本就没敢和流寇交战,畏敌如虎、行军缓慢、逡巡不前!
山西镇的军队,平时连兵卒都吃不饱、马都饿瘦了。
加上天寒地冻,棉袄都凑不齐,军心涣散,一看贼军势大来了,直接放下武器逃跑了!
首发网址
魏大总督为了自己的上疏更具说服力,还举了实际数据来证明。
他亲自督查,山西镇士兵每天只有两合米,战马只喂半束草。
为什么如此少?
这都是都被王国梁丧心病狂的给克扣了,他喝兵血!
所以此次河曲城的丢失,纯粹就是王国梁的个人原因!
这口黑锅够黑够重,这要是认了,就不是免个官就能算了的,文官没事,武官可是要杀头的。
恨的牙痒的王国梁自然不背锅,他也上书辩解。
认为军心涣散的原因,不是他个人的问题,是因为山西镇军饷拖欠数额太多。
不信可以查兵部和户部的记录,看看欠了山西镇多少钱粮,山西镇上上下下都跟叫花子一样。
连他这个总兵官都快半年没见过银两了,那也就是他平时爱兵如子,带兵有方,全靠皇帝隆恩浩荡。
山西镇上上下下誓死效忠圣上,没吃没喝的依然镇守边关。棉袄不够,都是值岗的人换着穿。
这样忠心耿耿的军队,怎么可能不拼死作战,去的慢,那是炮太重,路又难走,风雪难行。
说山西镇不敢战的都是昧着良心,出兵以来共计斩首七百八十三级,这是有记录的,谁谁谁斩了几级都按过手印,他亲自核实过。
可惜兵败时首级都被贼寇抢回去了。
流寇势大,在河曲聚众五万,三面围攻,王总兵那是身先士卒,身上被射的像刺猬一样,依然酣战不已。
要不是突然炮炸了,他被震晕了过去,被忠心的下属抢回来,这次就为国捐躯,为大明尽忠了。
就这他还拖着伤体,收拢残兵,以待再战。
好吧,这奏疏写的字字泣血,忠肝义胆,崇祯差一点就看笑了。
特么的!查来查去,哦,还是朕的不是!
说来说去,要想彻底解决山西的情况,那就得补发军饷。
就这样,山西的官员互相推诿,而朝(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