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小说 > 武侠修真 > 他有一剑 > 第一百五十三章 自得心开

第一百五十三章 自得心开(1 / 1)

<>不管是道经,还是佛经,余真意都有涉猎。

其中的佛理,他更是看了不少。

要想好好的修行,必须得多读,多看,多想。

按照天台宗的五重玄义的解释方法,是以人法命名。“人”就是大势至菩萨,就是修行这个方法的人,他已经得到证到了“念佛圆通”这个法。念佛圆通,就是讲念佛可以圆通。我们有时候经常会想,好象只有老阿公、老阿婆没有文化的人才会念佛,知识分子以及脑袋比较灵巧一点的,都去参禅。实则不然,因为念佛可以圆通。一般的人,特别是有些知识学问的人,世智辩聪,他连佛也念不了。如果一个人能够念佛,功夫用深了,他自然能够圆通。这个“章”是通题,前面是别题。“章”就是章节、章句,因为这篇文章是二十五圆通章之一,也是《大佛顶首楞严经》里面的一个章节,所以叫做“章”。

大势至王子,是西方三圣之一。他在阿弥陀佛成佛以后,就护持阿弥陀佛,弘扬净土,一直到阿弥陀佛入灭。观音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他也护持观世音菩萨,弘扬净土。观音菩萨再入灭,他继位成佛。所以,在极乐世界、在十方法界,称他为法王子。法王,就是佛陀。我们经常说要做佛的弟子,佛的弟子就是法王子,大势至菩萨就是佛的弟子,真正的弟子。大,是指他的这个事业、能力极大,体大、用大、相大。势至,表现他的他的作用,妙用恒沙。大家知道,西方极乐世界的安立,是阿弥陀佛的自性流露。他全体的一切灵鸟能够说法,微风吹动,皆出妙音,都能够念佛、念法、念僧,这是因为自性当中具备了这样的无量的功德,极乐世界有这样的妙用。大势至菩萨证得了这个本体之后,“体若虚空无涯岸”,他能够起用,他力量的所到之处,都为佛性的妙用,所以叫做势至。这样的菩萨,才称为法王子。

我们大家的真如本体,非常广阔无边,没有边际、没有限制、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打破了色界以后,就能证得本体。法王释迦佛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只有佛陀,才能对世出世间一切法自在,才能称为法王。佛子有两种,一种叫亲子,一种叫庶子。亲子也叫嫡子,就是亲生的儿子。庶子,不是亲的,就是别人家的顶替给自己当儿子是庶子。我们大家学习佛法以后,如果在心地上有用功、有受用,证得了真如本体,真正见到佛性,才算是亲子。没有见到佛性的,都算庶子。亲子和庶子在位次证得上也是不同的,圣人,五十二个圣人位次,叫做亲子。贤位,就是天台别教讲的三贤十圣,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十个贤位,叫做庶子,那除此以外都是佛陀的亲属、眷属,都不能称为佛子。我们如果没有明白自己的真心,没有看到自己的真心,还在五欲六尘里面妄想颠倒,我们还称不上佛子。我们最多是佛的亲人,是佛的堂兄、堂弟,是旁系,不是正系。所以,做一个佛子很不容易。

大势至法王子,说明他已经是圣人,起码是圆教的初住以上。如果再广阔一点说,我们对自性具备一种信心,说:“现在我的自性就是佛性,跟佛完全一样.”这么一来,我们的自性显现出来,绝对相信跟佛完全一样,无二无别,没有怀疑。但是知道自己还是有烦恼,然后慢慢修行、慢慢解决,有这么一种心,也称为佛子、法王之子。所以,圆教是从初发心便成正觉,它的位置跟别教稍微有一点区别。如果你大开圆解以后,即便是一个见思惑没有破的凡夫,也可以纳入佛子的地位。大势至菩萨已经见到自己真心和佛性了,他是怎么见性、怎么证得这个位次的?

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与其同伦”,就是大势至菩萨跟他同辈的菩萨。“伦”就是类的意思,“伦”就跟“类”是同义词,我们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五十二菩萨”,并不是指五十二个菩萨,而是指五十二个位次的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同伦,还分五十二个等级。就象坐在殿堂当中的大家,有些受五戒了,有些才受三皈依,有些可能三皈依还没受,所以虽然是同类的,但是等级还有不一样。这五十二个位次,就是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位、妙觉位,实际上就是大乘佛法。从你相信有真心、有佛性,然后你的一切修行都从自己的心里面开始修,不是从表面上的、外面的行为上,也不是从书本的知识学问上。相信自己能够成佛,相信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然后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秉持这么一条原则去做事情。去到庙里烧香、拜佛、诵经、听经、闻法、修布施、持戒种种功德,都围绕这个真心和佛性去修。从这个时候开始,到你相似地见到了佛性,到最后证得了佛性,一步一步地有五十二个位次。释迦佛所讲的三藏十二部经典,告诉我们怎么修行的方法,全部加起来,也就没有离开这五十二个位次。这五十二个位次的菩萨都是大乘正信的菩萨,他不可能具备小乘的知见。小乘是观察世间是苦、空、无常、无我,然后证得小乘涅,进入空寂之后不想回来度众生;而大乘正信的这五十二个位次的菩萨,他们都能够自己用功修行,能够利益众生,这样才算真正的同类。

“从坐而起”,这样同类的菩萨,他们都坐在那里听释迦佛在讲《楞严经》,大家都很受用。佛就问与会的听众:你们是怎么样修行、怎么样得道的?讲讲自己的因缘。这个时候,大势至菩萨及其同类共五十二个位次的菩萨就开始站起来对佛说。这个表明什么意思呢?就是净土宗这一个念佛的法门,可以证得佛法一切法门当中的任何一个境界。所以,大家千万以后不要以为念佛只是老太婆的事情。因为很多人都误会,以为念佛太好念、太容易念了,以为这个念佛没有多深的道理。实际上念佛能够跟这五十二个菩萨的位次相应,每念一句佛,都是很深的,都是很究竟的密。禅宗、密宗不分为二,不能分为二,在这里他显示出来了。他们站起来以后,非常安详欢喜的来顶礼佛足。

顶呢,是用我们的头顶;礼呢,是恭敬、礼拜。用头去顶礼佛的脚,足是脚,就表示以最恭敬的地方去顶佛最低下的地方。因为脚在人身上是最底下的,所以用我的最高,顶佛的最下。同时,也表明我们最高的境界,马上跟佛接上了,要跟佛接上轨道了。所以,顶礼的时候,寓意:佛陀,我一定要向你学习!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学习,从最不起眼的地方开始学习,所以顶礼佛足。这个“佛足”又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佛的两只脚,最低下;另外一层就是佛的两只脚很尊贵,我们从文字上是这样理解的。实际上,两足尊不是指两只脚很珍贵。而是指佛陀福德具足、智慧具足。所以这个“足”是多义词啊,又可以当“脚”来理解,又可以当我们“满足”来理解。佛陀是福德也满足了,智慧也满足了。所以,大家以后拜佛的时候,都要知道两只手摊开接佛的两只脚,不是接佛的脚而已,要知道是接佛的福德,接佛的智慧。同时,这也是告诉我们修行的原则,就是既要修福德,也要修智慧。智慧是从心地上修的,福德,是从行为上修的,叫表里如一。外面所做的,心里所想的不能分开。他们五十二个位次的菩萨,都能够做到这一点。对佛的福德和智慧,非常地、至诚地恭敬。因此,他们要顶礼佛足。

“顶礼佛足”和“从坐而起”,这是他们的身业。“五十二菩萨”是他们的意业,就是他们内心证得的五十二个位次的境界。下面的“而白佛言”,这是他们的口业。所以,学习佛法的人在听经闻法与佛都要身、口、意三业完全相应。古人说,所言如所行,所行如所言。所说的,跟你所做的,要一样、一致。所做的,跟所说的,也要一致。所想的,跟所说的、所做的,还要一致,叫身、口、意三业都能相应。这些菩萨身、口、意相应之后,大势至菩萨就回答佛,说他们自己证悟境界的情况了。

下面是正宗分,是正式的念佛的内容。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

大势至菩萨说,我回忆过去恒河沙劫之前。往昔就是过去、以往。恒河,是印度很大的一条河,印度有两条河:印度河和恒河,最大的两条河。恒河里面的泥沙是最细的,恒河沙用来比喻数量之多,沙又是最细的,河又是最大的,可见这条河里面的泥沙是有多少。所以,佛经里面经常说恒河沙数的这个劫。劫,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劫就是在印度有这么六十个数字,其中阿僧祗是第五十三个,阿僧祗劫来比喻时间之长。恒河沙劫也是表现时间之长,有大劫、中劫、小劫,那么在这么久远劫之前,也就是恒河沙劫之前,有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

这个佛,名字叫无量光。无量光,我们知道,阿弥陀佛翻译成汉文就是无量光的意思。无量光,光明就是智慧。我们没有光明就没有智慧,有光明就有智慧,有光明就没有痛苦,没有黑暗,黑暗就是痛苦,痛苦就不懂得人生的道理。因此,消除烦恼痛苦,这是我们佛法的根本。

大势至菩萨说那个时候有个无量光佛出现在世间,而且是“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十二如来,就是讲在一个劫当中就有十二尊佛出现在世,最后一尊佛他的名称叫做超日月光。超日月光是什么?日月,在佛教里面是表现智慧和慈悲,因为我们大家看到这个太阳是白天出来的,太阳有光、有热,然后能够普照万物、普照大地。而月亮呢,它是在黑夜里出现的,黑夜里表示在痛苦、烦恼中给予清凉。所以,我们学习

佛法的人要知道,你不但要有智慧,而且还要有慈悲。如果你没有慈悲,那我们就只有日光而没有月光。所以这个时候,超日月光,就是超越了世间的智慧和慈悲的这么一尊佛,他就正好教导大势至菩萨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我们大家看,大势至菩萨修《念佛圆通章》,他是修这个念佛三昧得圆通的,我们大家也要秉持这么一种心态。如果你想此生修净土宗有所受用,得到利益,你一定要使自己能够证得念佛三昧。庐山慧远大师结社念佛,一百二十三个人都证得念佛三昧,这个在我们中国佛教历史上都是很稀有、很难得的。念佛三昧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我们先看完大势至菩萨下面一个比喻,他告诉我们怎么样子修,会证得这种念佛三昧。实际上,“三昧”这两个字翻成我们汉语就是正定、正受的意思。不但正定,定在那里,而且,感受是正确的感受。而我们一般的人,学习禅宗经常说不受,不接受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是不受一切法。那么这个正受,正是不受一切受。正定呢,是无出、无入的定,不是小乘定。小乘的定有四禅八定,修四禅八定可以入定,可以出定。但是大乘禅宗的定,它是没有入定,也没有出定。为什么叫没有入定,也没有出定?经书上有一句话讲观音菩萨“普陀洛伽常入定,随缘赴赶弥不周”,你看他一直在那儿入定,但是他能够随缘赴赶,他东奔西跑救度一切众生,看去好象很不稳定,到处要救度众生。但是,他是常入定。所以叫做没有出定也没有入定,他一直就是这个样子。那么,三昧就是这种不受一切受的正定,叫做正受正定。

超日月光佛怎样教大势至菩萨“念佛三昧”呢?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这个是一个比喻说。譬如有两个人,一个人专门想着另外一个人,忆念不忘、牵挂。忆,实际上就是牵挂,我们讲像回忆一样,回忆是过去的事情,这个“一专为忆”实际上是指牵挂。牵挂是不讲过去的,就讲现在你牵挂某一个人,那种牵挂的心。但是也没有把它讲出来,只是心里面总觉得有个东西挂在那里,所以说一专为忆。另外一个人他不牵挂他,全部都忘记掉了。这两个人如果见到或者不见到,“若逢不逢,或见非见”,见到或不见到,相逢或者不相逢,如果两个人能够相遇的话,前面是讲了一个“一人专忆,一人专忘”,这两个人一个忘记了,另一个是有念他的。第二种情况,就是两个人都在牵挂着,见到或者不见到,碰到或者不碰到,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他心里总是在牵挂着他。两个人如果同时都牵挂,二忆念深,牵挂的程度越来越深,时时刻刻都没有忘记掉,就像以前那个流行歌曲那句话“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不需要再想,但是永远也没有忘记,就是这样子。时时刻刻超越了一切时间,时时刻刻深入到骨髓里面,彻头彻脑、彻里彻外,整个身心融入在彼此一体当中,两个人以这样相忆。

“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我们经常形容这两个人很好,是形影不离。形影不离,就是我们的形体在太阳底下,我们就看到我们的影子,你走到哪里,影子就跟到哪里,那这个形影不离是指同体,同一个体。因为形是你自己的形,那个影也是你的影子,所以形影不离是指同你一体,证得同体。如果能够证得同体,那么“不相乖异”,“乖”是违背,“异”是差别,不会乖异,不会违背你,也不会有任何差别。因为你的形体就是你的形体,大家如果自己站到太阳底下,你是一个人影,如果你看到你的影子是个狗影,那就麻烦了。所以“不相乖异”,就是你的影子,其实就是你。如果形容我们现在人的做法就是说,我们学佛了,是不是心里面想着佛?所做的是不是佛事?如果是做了佛的事情,你是在修行,你是在念佛,那么你的心念、你的行为跟你是“不相乖异”。如果你是一个出家人,你做的不是出家人的事;你是一个居士,到庙里面来不恭敬三宝,做的不是居士的事情。就象我们人看到自己的影子却是狗的影子,那就麻烦了,这就叫“乖异”了。如果你表里能够如一,它就“不相乖异”。

这里主要是指这两个人互相忆念之见没有差错,如果用体性上说,我们证得本体以后,看到自己真心本体,真心本体跟我们这个虚幻五蕴之体不相乖异。我们的妄想跟我们的身心是有很大的距离的,因为我们看不到自己的真心,你只抓住这个影子,然后就在影子上弄来弄去。如果你看到这个真心之后,你习气还很重,还是有乖异。你如果一直用功下去,“二忆念深,同于形影”的时候,那你功夫成片了。功夫一旦成片了,它就不相乖异,你的一切行为都能够会归到真如本体,会归到真性无所住当中。那么这样子,功夫就可以到家。所以,他用了这么个比喻。

后面说,这两个人是什么人呢?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十方的一切如来,他从成道以后一直都会怜念众生。东南西北四维上下称为十方,十方如来,不是指一个阿弥陀佛,或者一个释迦牟尼佛,是指一切空间当中的所有的佛陀。怜,就是怜悯、怜爱。念,就是念念不忘。他的整个身、口、意,身心意念当中,只有众生。所以,我们不要以为成佛了以后,也就是说有些人在生活当中遇到麻烦了,他就想逃避。他说我赶紧念佛修行,逃到极乐世界去,再也碰不到你了,没有这么多冤家对头了。实际上你错了,到了极乐世界去以后,你成佛了以后,你还要回来度他们,你成佛了以后,如果不想度他们,你还成不了佛。这十方如来,他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怜念众生。这就是佛的本意、本行,他应该这么做,他有这种功德。众生,就是我们有众多的生死集合在一起的,就是我们大家。

那么,佛念我们就象母亲忆念自己儿子一样,我们大家都是佛子。这个佛的亲子和庶子我们都没有份儿,只是佛的亲属。但实际上,另外一个“子”我们是有份的,就是佛子--佛的弟子。大家如果皈依佛门了,那都是佛的弟子,向佛学习,就是佛的弟子,十方如来都把九法界的众生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为什么说当成佛的儿子一样?我们大家自己的真心和佛性,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变坏、没有变化,我们本身具备的无边智慧、无边德行,我们真正生命的宝库自己完全拥有,现在都在。可是,这把钥匙自己丢了,这个宝库的门被自己锁起来了,自己总是在宝库外面绕来绕去。《法华经》说:“穷子一样。”自己家里财富万贯,但是你出去当乞丐、要饭去了,为什么呢?我们大家真心当中,并没有一切色、声、香、味、触、法的干扰,但我们大家天天就在追求色、声、香、味、触、法。所以,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佛子,我们自性也就是佛。那十方如来,他是果觉上已经究竟成佛,他看到这一点了,他可以教我们打开我们这个宝库。因此说,一切众生都是佛子。

佛回忆我们、忆念我们的时候,就象母亲忆念自己的儿子一样。“若子逃逝”,逃逝,就是如果这个儿子逃得很远,毫无音信。“逃”跟“逝”不一样,“逃”是指逃出去,还有音信。比如说我们大家学佛法以后,你知道有个西方极乐世界好走,我临终的时候,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信心一生起来,你已经给极乐世界捎去好信了,你已经给阿弥陀佛捎去信了。所以,我们大家发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你一旦相信有极乐世界,一旦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个七宝池、八功德水当中,就有一朵莲花是你的,那个莲花马上就生出来了。生出来,这个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有信了:“你看,我这个儿子要回来了!他已经是给了我信号了。”如果你念佛念得越好,这莲花就开得越好。如果你明心见性了---“花开见佛悟无生”了,这个莲花开开了。西方极乐世界的莲花一开开,你在这里就是见性了。那么见性的人,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把这朵莲花拿过来接你去,到那边他自然是中品上生以上,九品莲花中,为中品上生以上。如果我们功夫用的不够,那个莲花苞,它还没有开开。没有开开,最下品的人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去,在这个莲花苞里还要呆十二劫。你看看,还要呆十二劫,还要很长时间莲花才开。“花开见佛悟无生”,这个“花开”,就是代表我们见到自己的真心佛性,见到自己的真心了。所以你这个花才开了。因此说,这个净土法门很高、很伟大,就在这里。当我们自己逃离以后,虽然在娑婆,但是你能够一心念佛,发心要成佛,发誓愿要度众生,这个都是跟阿弥陀佛接上信号,跟我们十方的如来、我们的母亲捎去好信了,那回家就有希望。

“逃逝”的“逝”是指没有消息了,“逝世”就是去世,再也找不到他的音讯了。逃逝就两种人:一种人,就是我们还是凡夫,在这里用功修行了,知道回归;另外一种人,是指还不知道回归,迷途不知回,不知回归,这样的人也很多。有些人虽然相信佛法,或者对佛教有点好感,但是他不懂得真正对净土生起信心,也不懂得自己了生死,只求一些人天福报,这些世间的善法,这样的人才是属于逃逝的人,还是没有信号,只是给自己培养一些信心而已,培养一些善根。如果说,你能够生起信心,虽然逃到远处,那我们有可以回归的机会。这

个“逃”和“逝”这两者都具备的人,后面有句话说,“虽忆何为”,就是极其悲感。大势至菩萨给我们讲的这种悲感,就是说,十方如来都念我们,就象母亲回忆儿子一样。这个儿子,如果逃出去连音讯都没有,而且他还不想你这个音信,那这个母亲再忆念他、再想他,有什么用呢?虽然回忆他,虽然牵挂他,又有什么用?我们有时候也会想,我们这么慈悲,佛为什么不把我们接引去呀?那佛是一直在给我们接引的,只是我们大家不感应。就象电源已经接通了,开关我们始终不开一下,电灯始终也亮不了。我们看在社会上,很多人以世俗的智慧、世间的聪明做一些学问,批判佛教,也不懂得佛教的内容。有些人为生活所迫,就是只看到现实人生几十年当中,甚至看到几年、几天当中的一些经济物质享受,他忘记掉自己心灵当中真正的无价宝藏。这个样子,就是“虽忆何为”---虽然天天住在寺庙里,天天到寺庙里去拜佛,那又有什么用呢?又怎么能感应呢?

第二种情况,反过来说“子若忆母”。如果这个儿子,他开始回忆母亲了,就是说他虽然逃在外面,他希望给父母亲、给家里写一封信,让家人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而且现在很想家,有这么一个想法---“子若忆母”啊“如母忆子”。一开始“忆”,这个效率很低,我们有时候说:“我现在很想修行了.”其实一天当中,你看看你自己二十四小时里有多长时间真正的是想佛、想修行、想了生死的?真正在念佛的,有几个时间呢?很少很少!恐怕有人说,《广论》里面有这么一个比喻,说当我们人的寿命是六十岁的寿命当中,你每天觉得自己在用功,最多累计起来时间也不会超过五年。十二分之一还不会超过,而且还是很精进的。这么算起来,如果我们大家学佛,如果遇到佛法的时间很晚,一天当中、一生当中真正用功的时间很少。那么,如果你用功时间很少,功夫不能成片,那你没有办法完全解佛的这种本意。佛经里面,佛法告诉我们的“真正的佛陀的悲心所在”。

如果我们能够象佛那样忆念就是无时无刻。换句话说,你功夫成片了,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你参禅参得功夫成片,在这个时候,他是“如母忆时”,母亲回忆儿子的时候,她在时间上是一直都没有间断。而儿子呢?如果能像母亲这样忆念。“母子历生”,这个“历”,是历历分明。历历分明,儿子一直想着母亲,母亲一直想着儿子,从来没有丝毫的间断,这样的一个比喻。“不相违远”,因为他的心当中,就没有违背。那么,在心当中没有违背的时候,他的行为上也就不会太远,他会越来越近。我们大家,如果身体天天在一起,但你心里想的不一样,你也离得很远。所以,佛在佛经里说:佛弟子天天跟佛在一起,如果不持佛的戒,不持戒、不念佛、不修行,不修戒、定、慧,这个人“离佛千万里”。虽然你天天在庙里待着,你也离佛千万里。如果有弟子去佛十万里,他心里面能够知道持戒、知道用功,他也永远没有离开佛。我们世俗上的人,也是这样看。有人说,在一起最亲密的,是自己家里人。家里人经常叫做什么?形体在一起了,心情不在一起,貌合神离表面上是在一起了,精神世界完全隔离。这种情况,就不是这种“不相违远”。只有母子相忆的时候,两个人都平等,这才不相违远。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这是《圆通章》里面的要点。大势至菩萨之所以能够最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证得念佛三昧,他就是靠这样的一种用功方法。“若众生心”,众生,就是我们大家。这个“心”呢,还不是指真心,是指我们大家的妄想心。我们现在眼前当下的这一念妄想,天天妄想很多,不是吗?你这个妄想心,如果能做到忆佛念佛,忆佛念佛这是一个念佛的法门,他的这个念佛跟平常念佛不一样,平常我们念佛是“口念弥陀心散乱,喉咙喊破也枉然”。嘴巴念的声音很响、很响,心里面这个东奔西跑。那么,这个念佛的要点,是在忆佛念佛。他不只是口上念,而是意上念。

什么叫意上念?今天,我们要讲这个大势至的念佛法门,他圆通的法门就在这四个字。这个“忆”,前面讲了很多了,“如母忆子”、“如子忆母”,那母忆子、子忆母这个“忆”,我刚才解释的是什么?就是牵挂的意思。牵挂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们大家心里面都会牵挂某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谈恋爱都会牵挂着对方,老了会牵挂自己的儿子、孙子。这个牵挂呀,不是你整天嘴巴名字叫过来,也不是天天看着他的像,是你根本就不要去想,也没有把他想出来他叫什么名字,住在什么地方,也没有把他的像拿出来,天天对着他像看,都没有。但是,你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走路也好、吃饭也好、睡觉也好,你始终知道你心里面有一个人。那个人,要是问你是谁,你马上能说出来,你牵挂的就是他。但是,如果没有问你的时候,你照样想、照样做别的事情。别的问题,你照样思考,不耽误你思考事情,这就是真正的牵挂。如果有牵挂过人的,这个修行、这个念佛法门就很容易相应。如果你没有牵挂过人,恐怕这个听都听不懂。我相信,我们没有不牵挂人的。小孩子很小的时候,象我们上学在外面,就很牵挂家里、牵挂母亲,这也是一种牵挂。所以,你找到那个牵挂的感觉。

法师拈香,启请尽虚空、遍法界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宝。然后,法师代这些水陆飞行、为他网捕、将入死门的诸众生行忏悔,忏悔毕持咒。接下来,法师向众生传授三皈依法说:“诸佛子,汝等不闻三宝,不解皈依,所以轮回三有,今堕畜生。我今授汝等三皈依法,汝今谛听。”然后法师念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佛两足尊,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离欲尊,皈依法不堕饿鬼;皈依僧众中尊,皈依僧不堕畜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法师说一遍,大众答一遍,如是三遍。法师授“三皈依法”后,再说“十二因缘”,以令众生“了知生灭之法,悟不生灭之法”;再为众生称“四弘誓愿”,望其“依佛发愿,依愿修行”。发愿词为,先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三遍,再诵“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然后,法师又为众生三称七佛名号:南无多宝如来,南无宝胜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离怖畏如来,南无甘露王如来,南无阿弥陀如来。复称赞佛的十种通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法师在放生前对众生叮咛道:“唯愿汝等,既放以后,永不遭遇恶魔吞噬、网捕相加,获尽天年。命终之后,承三宝力,随缘往生,持戒修行。”又说:“更愿放生,菩提行愿,念念增明,救护众生。……愿捕生人等回心向善,同得解脱,共证真常。”最后,法师拈香念佛,将众生灵轻轻放去。大众即同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如果我们有一定的定力的话,他这种忆佛念佛具体怎么做?比如说,我们用四种念佛法门----持名念佛、观想、观像,一直到最后实相念佛。持名念佛,我们有个习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那个字念得清清楚楚。还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打印出来,贴在墙上。我们一看到这个字,“阿弥陀佛”,讲一句。然后呢,我们把这个阿弥陀佛的像也摆出来,对着他恭敬、礼拜。如果你看着像念阿弥陀佛,你是观像念佛;如果你看到这个字,念到这个声音,都是观想念佛;唯独这个忆佛念佛,它的特点在哪里呢?最关键的、最重要的特点是,没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也没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的声音,更没有“阿弥陀佛”的像。我们可以做这么一个简单的方便:如果回去,对着这个房间里面一尊佛像,如果没有佛像的话,那么你可以朝着西方。然后,你在那里拜。拜下去的时候,你就一拜拜下去清清楚楚,拜下去站起来,看见自己什么妄想都没有,一个念头也没有,清清楚楚。但是,如果问你“你在干啥?”你马上说“我在拜阿弥陀佛”。但是,在拜的时候,“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没有念出来,也没有声音,也没有“阿弥陀佛”这个字,脑袋里面也不要想着我拜的是某一个阿弥陀佛的像,像也没有,那这样子啊,换句话说,你把你以前牵挂人的那个感觉找到了以后,你就牵挂阿弥陀佛好了。

真正功夫做到了,能够做上路了,你心里面只牵挂着阿弥陀佛。那我们为什么现在不知道牵挂阿弥陀佛呢?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有很多牵挂的东西。“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归极乐。”你想自己真正受用的时候,你就把一心只牵挂阿弥陀佛。但是,大家一定要记住:牵挂阿弥陀佛,不要牵挂哪一个字,也不要牵挂哪一张像,没有像、也没有字。有像在前面的时候,你也很清楚,只是牵挂阿弥陀佛。任何一种像,阿弥陀佛的像也好,我现在念“阿弥陀佛”也好,也不用排斥。一开始,你可以不看像,到最后,你看到像心里也知道没有像,只有阿弥陀佛。只有阿弥陀佛还没有这句话,这句话也没有掉了。那么这样子,心里面一直牵挂。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

最新小说: 从龙女开始修仙 大道破天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列表 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 我的情敌信息素过敏 女总裁的绝世兵王 我家小师妹天下第一 武侠世界的慕容复慕容复东方晴 遗珠放飞自我的带娃 契约成婚,总裁宠妻30天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