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怪想到这些时一边面含笑意,一边频频摇头。不晓得为什么之前就那么的不成熟。
现在比之前要好多了。猫头怪想到他下一步将要采取的这种行动方式,有可能让他与望云山上的宝物擦肩而过,也就是说有可能会因此而与宝物失之交臂。从此没有了和那些宝物相见的机会。但他注重的并不是这些不利的一面。
而是别一种可能。猫头怪想……如果没出太大的差错的话,他就可以坐收渔利。
您看这猫头怪自从得到那智囊后,仅从狐妖口中套出了“藏在床底下”这话,经过一段时间的苦心研究、终于理出了端倪。
他觉得狐家把这上智天尊赐的宝物,放到床底下、并不是只为安全那么简单,他听人常说“珠光宝气”是有一定道理和学问的。
珠以光芒示著,那宝当以气为要。即然有气,就一定能闻到,既然能闻到,就说明它具有一定的浮游和渗透力。
能像水一样让它物粘湿,能像颜料一样的能在它物上染色。
不用说那狐家人把宝物放到床底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人、长时间接受从宝物中散发出来的智气熏陶,从而达到益智助睿升华脑力的目的。
他觉得这绝对不是凭空幻想,而是有理可推的逻辑。
有了这样一种他认为强大的理论基础,他当然马上会进行实验的。
他晓得就算没有他想象地那么好,至少也不会有什么害处。猫头怪就把自已的床搬开,再在这床底下挖个坑。然后走出房来。
从一处看上去好像从来都未曾动过的地方扒开了上面的覆盖物,拿来放在里面的楠木箱子。在他的心目中,所谓的智囊这个宝物、就是那么一个比较精制的楠木箱子。
自从那天、他从狐妖家将这宝物和狐妖一起带回无名洞后,根本就没时间去看。
这是一方面,别一方面,狐妖没告诉他怎么用,这就是等于原来在狐家的宝物,到了他手上就变成了废物。
虽有这样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但无论如何是不想让给别人的。
为了这宝物他是花了代价的。
从狐妖家夺来宝物后,猫头怪就有体力不如之前的感觉。后来他才晓得是他杀了狐家六口以后,折了他三百年的道行。
当晓得这一情况后,他多少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
从那时起他心理就亮起了杀人有风险,动手须慎重的牌子。要不那天就动手杀了晨爷他们了。
自从因蜃幻镜事件发生后,狐妖被关,胡燕也没苏醒。他就开始研究这智囊的应用问题。想出了这么一道理论,今天就开始验证了。他觉得,这是一道必要程序。
现在这宝物又将被埋到地下,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开起、重见天日,那是谁也说不准的事情。
他把楠木箱子拿在手上拈了拈,然后放到挖好的土坑边。
这时候,他要看一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会有如此神奇的功力。
他打开了箱子,再依次打开了青、红、黄、白、黑五层不同颜色的精致包装,看到了那个绣有文殊菩萨像的小荷包。
看完了,照旧包好后,盖上盖子。
放到了土坑里埋好。再安好床。做好防护。
弄好这一切天就黑了,他倒头困到床上,想这物事为什么要用五色布包起来。把非常简单地事情搞得如此复杂?
带着这个疑问他好容易才进入梦乡。
迷糊中他看到母亲箱金来了,他都一千多年没见过母亲了,母亲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早不如之前那么令他向往和挂念了,确切地说应该是差不多被遗忘了。
对于母亲的到来他只有一种陌生的熟悉感。没有亲情。
箱金却仍像一千多年前那样一边泪奔,一边一把将他搂到怀里。痛苦地说“儿啊!你让我找你找得好苦呀!”
而他却似一根木桩一样对箱金的情意如热水洒到顽石上似的无动于衷。
也许在他的心目中,箱金的存在与否已经无关紧要了。
而在箱金的心目中却不管他长多大都是她的孩子,她对孩子的爱心千年不变,万年不改。
箱金好不容易才让那难以控制的泪水停在眼眶里没有外流。但稍后依然如故。
她一边擦泪,一边对他说:“你长得让我一时难以认识了。后来听地王天使说出你的相貌特征后,不知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你的,你晓得我今天为什么到你这来了吗?”
猫头怪一边摇头一边说;“不晓得!”
箱金像三岁小孩子一样眼泪未干就面带笑容地说:“我听说你得了一件很好的宝物,但不会用,我特意通过你伢老子的关系,找到上智天尊那向他请教。”
开始上智天尊用一种妙名的目光看了一会后,掐指算了一下之后叹了口气说:好吧!他就告诉我那宝物的用法了。
那五色包装,分别代表人的五脏六府,青为肝,红为心、黄为脾、白为肺,黑为肾。
人的所有行为都由心来决定。
这是按五行相生依次包装的,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生共济则五脏调和;五脏调和则气血通暢;气血通畅则神清气爽;神清气爽则眼明耳聪;眼明耳聪则才思敏捷。这样便有利于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入心入脑。
在行成一定的信息积垒后,再通过精当的取舍,就变成了知识宝库。
就有了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储备。
知识的富有,加上融会贯通地灵活地运用,就是变成有智慧了。
其中不但包含五行还有东、南、西、北中五方,除了这些还包括五味五体。
人的职明才智无不是从天地变化中寻找其存在的因由,发现它运动的规律,觉察到内在的因果,聚集其精华,利用其原理,再将这些转化成能为人需求和利用的知识。
人的智慧来自知识,知识来源于学习和实践。而这些无不是通过五官的感觉,心灵的感悟,实践的升华而聚集起来的学识宝垒。有了这样的宝垒,然后再回到实际应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