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弘文跨出死牢,太阳晃的而他睁不开眼,新鲜的空气让他很受用,他狠狠吸了一大口,空气很纯净,没有血腥的气味,空气也很凉爽,沁人心脾。红墙深院,华丽与神圣,一片白云停在午门的正上方飘忽着,皇宫金砖铺地,高高的城楼显示着权力的价值。权力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他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宫廷里每个人的命运都被无限缩小,皇帝决定他们的生与死,生于死之间,他们还是固执地选择了豪华的宫殿,用生命做赌注,荣华富贵与头颅落地的比例各是百分之五十。
沈弘文慢慢往前走着,体会着宫廷的气味。北京的宫殿建筑的比南京更加宏伟壮观,复制南京的旧宫殿以外,还多出许多新的建筑,也多出许多人来,站岗的兵丁,匆匆行走的太监,唯唯诺诺的官员和婷婷娥娥的宫女。
北京紫禁城里的住着第一个皇帝朱棣,永乐皇帝登基继位以后,在永乐元年正月,刚刚继位五个月以后,就把北平升为了北京。奉天门是明成祖朱棣的听政的地方,朱棣端坐在龙椅上,高高在上地俯视着下面每一个人。
沈弘文跪在大殿下,低垂着头,作为朝廷的钦犯,在皇帝面前没有任何尊严可言,也不能抬头面君。朱棣对太监王宇点点头,王宇高声喊着:“传唤人犯上殿。”
沈弘文慢慢腾腾走上来,现在他离明成祖朱棣近在咫尺,他微微抬头看着眼前这个模糊的影子,这个影子身穿龙袍,全身上下金碧辉煌,神秘诡异,让万众瞩目。沈弘文的眼前却一次次出现年幼时的朱棣娇嫩的面孔和他伸出小手接受糖果时开心的笑容。
天子天子上天之子,天子的幼年与普通孩子没什么两样,孩童的眼睛是最纯净的,孩童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天子呢,藐视一切,怀疑一切,天子不能有童心,童话色彩会消解天子的尊严,他只能披着伪装做所做的一切。
朱棣现在的形象在沈弘文眼睛里渐渐清晰起来,沈弘文站在离朱棣不远的地方,朱棣没有让他跪下,因为沈弘文是先帝的臣子。
朱棣问:“先生别来无恙?”
沈弘文回答说:“七十以前很好,七十以后会很惨。”
朱棣说:“先生今年七十了,还要经受牢狱之灾,朕于心不忍。”
沈弘文说:“托建文帝朱允炆的福,是他把我送到了圣上的死牢里面。”
朱棣说:“朱允炆害了许多老臣。”
沈弘文说:“我活了七十年,够了。”
朱棣说:“先生只要交出朱允炆,还可以再活七十年。”
沈弘文笑了:“再活七十年,不成了老妖精了。”
朱棣也笑起来,朱棣笑声沙哑,朱棣说:“能。”
沈弘文说:“朱允炆不会去西藏,更不会去沈府,圣上你为什么总是怀疑一切呢,建文帝倒了,再也掀不起风浪了,放手吧,人杀的太多,晚上睡觉都不会安生的。”
朱棣脸沉了下来:“先生看起来是活够了,
沈弘文问道:“圣上准备让我怎么死?”
朱棣说:“先生别急,朕先让你看一样东西。”
四个太监抬着一块门板走上来,门板上盖着红布,红布下是两具尸体的模样,沈弘文的心砰砰急跳起来。
朱棣说:“先生想看吗?”
沈弘文说话的声音都变了:“是,是谁?”
朱棣令太监把红布掀开,于是沈弘文看到了儿子沈云鹤的尸体和儿媳叶思烟的尸体,两人神色很安静,像是睡熟了一样。
沈弘文踉踉跄跄扑过去,沈弘文扑倒在尸体上失声痛哭。
朱棣冷冰冰地说:“他们组织武林叛逆与朝廷抗争,然后畏罪自杀,充分说明了你与朱允炆关系密切,妄图谋反。”
沈弘文摇摇晃晃站起来怒瞪着朱棣哆哆嗦嗦说:“你是一个暴君,该遭天谴,朱棣,我诅咒你不得好死。”
朱棣冷笑一下:“先生,我们之间的游戏就到此结束,对你我不想动用酷刑,你毕竟是先帝的臣子,给你一个全尸,我会把你和你的儿子儿媳埋葬在一起的。”
沈弘文仰天大笑起来,然后跪下说:“谢谢圣上,老臣去也。”
沈弘文最后是被一条白绫勒死的,朱棣没有食言,把他们父子葬在一起,追逐沈府余党的行动也正式开始。
五年过去了,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2年,天下相对太平,饱受战乱之苦的黎民百姓生活渐渐恢复过来。明朝永乐年形成前所未有的盛世,也使得中原政权稳定,众多武林人士脱离了宋元时仅仅在于辅助军队作战的作用,形成了以武会友,崇尚个人武学的空前大发展,成为一个最自由,最鼎盛的江湖。
但是明成祖朱棣为了巩固帝位,除了一如既往的追踪着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也对日渐强大的江湖势力深感不安,暗自布下众多锦衣卫隐入江湖进行监督和限制,搜查者,告密者,阴谋家与嗜杀成性的江湖败类人影闪动,盘根错节,成为锦衣卫滥杀无辜的借口。
但是,总有那么一些江湖人善于制造事端,黑白颠倒,他们为争夺武林至尊的地位明争暗斗,甚至连有些锦衣卫官兵也参与其中,随帮唱影,传说昆仑山上一处寺庙里发现了武林绝学“九阴真经”,谁得到它将成为天下无敌的至尊高手,对于一心想统治武林,成为江湖第一大帮的所谓武林高手来说其诱惑力不畏不大。不过想获得“九阴真经”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昆仑山平均海拔4000多米,藏有九阴真经的寺庙高度超过了7000米,地势险要不说,单是冰天雪地,一般人上去就下不来,成为冰尸。武林人虽跃跃欲试,真正敢上去的却极少极少,就是这极少的人也是有去无回,久而久之,没有人再敢攀爬冰川雪峰。
于是又有传说,昆仑山的昆仑河,湖水清瀛,鸟禽成群,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而且这里海拔只有4300米,昆仑河源头“瑶池”一处神秘的山洞里面生长着一种珍贵水草,叫昆河兰,每百年开一次花结一次果,粉红色的果实有人的拳头大,红光闪耀,人吃之后全身经络不打自通,神清气爽,不畏严寒,而且健步如飞,精神百倍,是不可多得的神品。
昆仑河中穿过野牛沟,有珍贵的野牛沟岩画,与玉虚峰、玉珠峰遥遥相望,两峰经年银装素裹,山间云雾缭绕,美不胜收。位于昆仑河北岸的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形成昆仑六月映雪奇观,深几十米的天险奇观。
为夺旷世武学“九阴真经”,中原的江湖人纷至沓来,趋之若鹫。甚至还引来了专克中原武学的西域武学,其中一个叫“魔宗派”的邪魔势力实力最强,搅的中原武林人士一片混乱,甚至连锦衣卫都心有余悸。
魔宗派分工明确,有专门负责打探消息的所谓“驱魔人”,他们行走于民间村落,借着驱魔到处打探消息,缓缓不断的汇报给总舵。有专门行凶杀人的“摄魂人”,猎杀一切妨碍他们的武林好汉。也有隐藏于声色场的“妖魔女”,依靠姿色来诱惑江湖侠客,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帮凶。
妖魔女中舞姿最出色的就是“舞圣”尤千柔。
尤千柔是西域女人与中原汉人结合生下的混血儿,父母到底是谁她不知道,不过她身上集中了汉人和西域胡女最大的优势,使她长的美若天仙,尤千柔翩翩起舞时,连空气都会凝固,雁儿会栽倒,鱼儿会沉底,花颓萎,月隐身,南京秦淮河声色场为之震惊,老人们把她和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舞女江雪柳相比,“雪柳舞姿,凤羞龙惊”,那么尤千柔就是“千尤起舞,沉鱼落雁”。
慕名而来的公子哥们把一个十里秦淮河塞的满满登登,都说吴越美人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谁见过呢?还是现实里出现的丽人儿更使他们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尤千柔最得意的事情就是打听出旷世武学“九阴真经”绝非江湖传说,真有其事。
尤千柔才十六岁。
秦淮河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宋代逐渐成为江南文化的中心。
明永乐年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
秦淮河分为外秦淮与内秦淮,内秦淮过九龙桥直向西,由东水关进入南京城,向西流至淮清桥与青溪会合,再向西南在利涉桥汇小运河,再经文德桥、武定桥、镇淮桥转折向西北,过新桥至上浮桥、陡门桥,与运渎水会合,再过下浮桥,向西经过夫子庙,从西水关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