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没两日,妙珠就回来了。
她将玄刹的身世原原本本的告知了他,竹桑也将自己知道的那一部分告诉了玄刹。
“之前我来找你,是因为陛下时日无多,耽误不得,所以可能让你有所误会了,但如今……多亏了竹桑的丹药,陛下的身体已经恢复,所以这件事最终还是由你自己做决定吧,是要继续呆在人界,还是和我回妖界,你自己拿主意。”
玄刹虽然已经有了猜测,但是猜测是猜测,亲耳听到还是难免惊异,他看了看妙珠,又看向竹桑,许久之后,念了声“阿弥陀佛”。
“小僧虽已被逐出寺门,但已是佛门中人,妖界之事……小僧如今只想在人界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施主,还是回去吧。”
“哎……”妙珠忍不住叹了口气,“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子,你跟陛下都是一样的倔脾气,也罢,只要你平安就好,想必陛下也会理解的。”
说完她又从怀里拿出一块令牌,“这是妖界的通行令牌,只要拿着,就可以在妖界各处畅通无阻,若是有朝一日你改变心意,就带着它来妖界吧。”
玄刹没伸手,竹桑就代他收下了,“放心,有空我们会去妖界看看的,那大长老……你慢走,我们就不送了。”
妙珠瞪她一眼,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了。
“行啦,她走了,我们得出摊了。”
今日是难得的大晴天,万里无云,街上却没什么行人,因为今天是县令小女儿出嫁的日子,其实原本他是送了请帖来给竹桑的,但是被竹桑回绝掉了,他们加起来一共两个半妖族,总觉得不太吉利的样子。
县令虽算不上是个清官,但却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小女儿出嫁,邀请了不少人去喝喜酒,大家也都是带着真心实意的祝福去的,所以街上的人才这么少。
“街上也没人,我们在这儿好像也没什么生意的样子。”
“姑奶奶您还说呢,早知道咱们也去喝个喜酒……”
“你还想喝喜酒,万一喝多了现出原形,小心人家拿你装酒。”
“那还是算了……”
没过多久,之前那个孩子生病的妇人带着孩子来了,胳膊上还挂了个盖着碎花布的竹篮子。
“大师,多亏了大师当日施以援手,小宝才能好起来,我是个妇道人家,自知力弱帮不上大师什么忙……”妇人说着将篮子上的碎花布揭开,一股香甜的味道扑面而来,“这是自家做的糖油糕,还望大师不要嫌弃。”
这会儿刚过晌午,竹桑他们还没吃饭呢,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一般的行为。
竹桑赶紧接过包着荷叶的糖油糕,“正巧我们三个还没吃饭呢!夫人你这糖油糕这么香,我哪里拒绝得了啊!”
“大师您说得……您太客气了……”
因为是素油炸的,所以玄刹也能吃,“多谢女施主,如此费心。”
“小师父哪里的话?若非大师,我家孩子……我现在估计早就跳了河了,大师救了我家孩子,又分文未取,我若是一点儿表示都没有,岂不是不知感恩了,再说这也不算费心。”
待妇人走后,玄刹犹豫了许久才问出了他一直想问的话,“若是来日她知晓你是……到时不知还能否如此感激。”
竹桑知道,他其实还是对自己半妖的身份有所顾虑,“若是来日她自己亲眼见到了,我也不知她会作何反应,但如果是别人告诉她,只怕她要将那人先骂个狗血淋头。
我知道你其实还是在想着你的身份,但妖也好人也罢,最重要的不是你是什么人,而是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人们的偏见是很难改变的,可任何事情总要有个开始,如果没有开始,又何来的成果?
天道不容你,但你还是平安降生了,而且平平安安的长到了现在,这就是一个好时机,若你将来能成为一个人人称赞的好人,到那时,半妖的身份应当会让一部分人开始思考,人类和妖族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这便是你的大功德。”
“是这样……是小僧眼界不够,想的不如女施主这般长远。”
玄刹已经知晓了当年的真相,如今心结已解,竹桑的任务便完成了。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获得2000积分,余额10600积分。”
“之前把那颗回生丹用掉了,再补一颗备着吧。”
“兑换回生丹,已扣除500积分,余额10100积分。”
“嗯……”
沉默了一会儿,系统突然问道,“宿主真的不想看看这个世界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如果结局不好,我的任务就不可能完成,当然,如果是像上次那个魇息一样的状况,你也不会告诉我实情,我知道他的结局是好的,无论是怎样的好结局与我而言都是一样的,没必要再花50积分去看了。”
“……”
“我有一个问题。”
“宿主请问。”
“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我真的最后成功的成为了管理者,能在各个世界里自由穿梭,那我想回到以前去过的任务世界也是可以的吧?”
“可以是可以,但到那时,您会以一个新的身份回去,也就是说,他们记忆中的竹桑,和您,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了。”
“无所谓吧……这种事情,反正我将来是有机会亲眼看到他们的结局的,既然这样,那就更不用浪费这50积分了。”
“……请容许在下提醒您一下,虽然管理局是规定了任务者自然身亡之后可以成为管理者,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任务者成功过,因为要成功完成上百个任务,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我就会是第一个,”竹桑笑了起来,“总要有个开始。”
“……那在下就只能祝您好运了。”
“要对你的宿主有信心~”
又到了寒假,其他人都回了家,只有竹桑一个人坐车去了洛阳白马寺。
去烧香拜佛的人大多有所求,可竹桑却只是单纯的拜了拜。
这天下诸般事,多是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