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语速和缓却是不容任何人插言,按过了眼睛立时又道:“依着臣妾的意思,不若由皇叔清河王为正主持,而以群儿为副主持,他先好好学着些,以后才好如皇叔那般做个贤王啊。”
一句话就定了调子,若是国主就此答应下来,易少群未来怕是也只能做个贤王了。
李后说完了,也不看国主,只是对众臣道:“当然这些只是哀家的建议,至于是否可行,诸位卿家皆是我南月朝廷肱骨,自然熟知规矩礼法,还请各位商议指点。”
说是商议指点,然这殿里除了国主,谁又敢指点正宫皇后?眼见着国主不吭声,南月国里最是位高权重的三司司马王慎、司空刘仁、司徒薛宝鹤互相对视,打了一番眉眼官司之后,王慎便站了出来,先对李后施了一礼,接着环视众臣,道:“此事重大,还请诸同僚共同商议讨论。”
大臣们听了,不免又暗骂他滑头。
大臣中有一多半是心向易少君的,他是中宫嫡子,为人处世也颇有能力,做储君多年也没什么恶迹传出来,妥妥的未来继承人风范。剩下的一小半里,又有一半以国主马首是瞻,绝不会反驳国主的一句话。
再有的,就是些押宝在易少群身上,试图烧冷灶的人了。然而这些人锦上添花可以,让他们雪中送炭,甚至公然替易少群说话,却又难上加难了。
此时就有一位心向易少君的站了出来,“皇后娘娘所言极是,思虑周密处是臣等所不能及的,两位陛下爱惜荣亲王,恐其在郊迎大典上受累,这是两位陛下慈心处,依着微臣愚见,以清河王为主,荣亲王为辅,这个主意是极好的。”
国主冷冷看他一眼,沉了脸不说话,就有一位乖觉朝臣跳了出来。此人一贯以纯臣自居,自以为谁即位都不关他的事,他只要忠心王事就是万无一失。此时看到国主面色不虞,就站出队伍。
“微臣以为,若要让清河王教导荣亲王,不若以荣亲王为主而以清河王为辅,这样既不会使荣亲王受累,亦可以达到目的。”
国主听了,急忙笑道:“卿家此言大善。”
李后却是恶狠狠的剜了他一眼,心中牢记此人官服长相,打算等儿子回来了告诉他知道。
如此又扯了几句皮,这件事就算定下来了,李后争取了一番,虽然没让荣亲王靠边站,但也没让他一人独大,也算不虚此行了。且她心中另外打了其他主意,也就不再继续争,由着国主最终确定了此事。
自然就有人赶着把消息送给了易少君。易少君心中惊怒自是非同小可。
在他看来,立下如此不世出的奇功,不说地位多稳固,起码一年半载是可保无虞了,不想他人还没回京,国主转瞬又防着他了。六个卫所参与郊迎大典,看着是给了他无上荣光,可是这些人却交给易少群来调度。
若是届时让易少群趁着机会掌握了这群人,岂不是一半的京师亲卫都落入他的囊中?好在还有清河王做副主持,这让易少群聊以自慰。
过不多时,李后的信也到了,易少君展开细细看过了,不免唇角又噙了一丝冷笑,潘妃还真是始终不肯死心呢。一面心中又觉得疑惑,好像潘妃以前也没这么多心眼儿,她能盛宠不衰,九成九是占了长相的便宜,可如今却仿佛一夜之间精明了许多。
易少君绝不信潘妃能自己长进如此,必然是有人给她出了主意。只是这人是谁呢?他在心底细细梳理了一番,始终找不出一个人选来。
他只往后宫以及朝臣家眷方向去想,却是打死他都想不到,这人选不在别处,就在东宫。
他心底存了心事,也不再缓缓前行,只命大军继续行进,而他自己则带了三千铁骑押了俘虏们星夜疾驰回京。这三千铁骑乃是他精心训练出来的,虽不如私兵那般骁勇,且也是不差的了。
待他在京郊驻扎好,郊迎大典便正式开始了。
是日,从京城正门至京郊大营一路黄沙铺地,抽调出来的卫所兵士们沿途做好重重关防,列仗侍立。所有庶民百姓尽皆被拦在仪仗士兵之后,静静等候而已。
荣亲王与清河王率领三品以上文武官员在城门处迎接,其余官员便在城内等候,因主帅是储君,故而大家皆是跪迎。
半日后,易少君率领三千黑甲铁骑浩浩荡荡的从远处过来,后面又跟了几十辆囚车,押着从上腾运回来的俘虏。其时上腾皇室无论远亲近枝,成年男丁皆被屠戮殆尽,此番押回来的,不过是寥寥无几的一些女眷和孩童。
易少君为人原本残暴嗜杀,又将上腾皇室女眷们无论嫔妃公主命妇贵女,皆赏赐给有功的将士,便有人不堪受辱自尽了事,活下来的就拿来充作俘虏。
易少君一路缓缓纵马进城,帅旗挑得高高的随风飘扬,所过之处,百官百姓无不俯首欢呼。
李梦蝶夹在人群里跟着众人欢呼,心中也是无限喜悦。满心里以为此番太子姐夫立了大功,再也不用顾忌那上官颜夕,她再度返回东宫是指日可待。
她一时得意忘形,大叫道:“太子殿下千岁!”众人同时跟着叫道:“太子殿下千岁!”
易少君听了,心中也是得意,往道路两旁环视一周,李梦蝶看着他的视线又是激动不已,拼了命的挥手,其实人头攒攒乌压压一片人头,易少君哪里看得清楚,李梦蝶却自以为他已看见了她。
易少群穿了层层累累的全副亲王冠冕,又陪了一柄装饰用的宝剑,自以为代帝出迎威风八面,可谁知百姓眼里只有易少君,一时又沉了脸。
他本就没多少城府,七情六欲都写在脸上,旁边清河王见了不免暗自撇嘴,心道若是国主有意抬举此人,必要豁出性命去拦着才是。
可此时他领了命要辅佐易少群,只得捏了鼻子勉强道:“稍候太子即至,还请荣王按礼仪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