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闲中不放过,忙中有受用。
静中不落空,动中有受用。
暗中不欺隐,明中有受用。
接近年关,尚瑞达一家,今年事情不少。厂子里的移交手续是办完了,但为儿女办转学手续,置办年货。当然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准备搬家,全是琐碎的事,还不能不办。
最累人的就是搬家,不说路途遥远,坐车乘船,单说行礼、家私,一年累积下来,就不老少。整理起来也是挺烦人的事。哪些留给别人,哪些自个收着,坛坛罐罐,大包小包。
尚瑞达觉得,反正万川这点家底儿,随便花点小钱就能买,何必都一起搬走?
但一贯养成的节俭,却是改不掉,晏华可舍不得,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汗水钱换来的,咋能说丢就丢了?夫妻俩就为鸡毛蒜皮的事,争论过不少,有时还呛起来。
尚瑞达埋怨媳妇斤斤计较,恨不得把昨天买的葱都带走几根。
晏华骂老公,大手大脚,有俩钱就不知道姓啥了,猴子掰苞谷,走一路丢一路。
不过好在尚瑞达脾气挺好,被骂了也只是嘀咕几句,当然不敢公然反抗掌握了家里财政大权的老婆,低头忍忍就过去了。
不忍没办法,你要一冲动一还嘴,红塔山指定就给你换成8分钱的经济烟,小酒就更别想了。
时间就在忙碌、争论中飞快跑过,不经意间,一晃就到了一月下旬,眼看着回老家的时间就近了。
忙活的是大人,小孩子可高兴了,放假了,可以撒开了欢玩耍。
在老妈那骗了不少的钱出来,尚文广就带着弟弟妹妹,开始了大采购。
村子里的小伙伴可是不少,往后到了江陵,再回家的机会就更少,这些幼时的玩伴,估计会有很多一辈子都不会再见。
糖果、小人书、画片儿、故事书、笔记本……反正觉得用得上的,三个家伙就买了一大堆。
把尚瑞达看得直甩脑袋:我的幺儿些也,回家还要爬几十里山路,这么多东西,你们来背啊?
尚文远骨碌碌转着大黑眼睛,大咧咧的回道:发电报让家里来人接啊,真笨!三、四个人就够了啊。
还没得意完,小家伙就被老娘一巴掌拍脑袋上:就你聪明,真是的,来那么多人看戏啊。
“我,看着没,我还得一个人背。”小家伙拿小指头指着自己鼻子,嚷嚷道。
文广看着自个这弟弟欠揍的神气样,一伸手就捏上了小家伙的小脸:“想得真美!自个爬回去。”
也不管孩子间的打闹,尚瑞达想了想,还是给家里发了封电报。实在是这次回去,带的东西多了点。其他年货自己两口子,可以背着,但那电视机,可就太重了。
原本尚瑞达说,这电视机背回去有屁用啊,电都没通,有什么用。
但晏华说,现在不通,未必以后不通,先弄回去,以后用得着。如果爹不跟着出来,等村子里通电了,就留给爹看呗,反正这电视机不用又不会坏。尚瑞达这才同意了。
两个半大孩子,还有一个小家伙,几十里山路,想着就头疼。
万川的事情大致忙完,也就到了腊月二十四,阳历二月十四号,还有五天就是大年三十。
农村有个说法,叫七不出门,八不归家。说的就是初七就不出远门,初八就不能往家赶。当然有的地方说的这七和八各有不同的涵义,但万川这地方,就是这么流传的:每月初七不宜出门,初八不宜归家。
这都二十四了,再过几天就二十八了,再赶回去就不合适。手里的事没处理的完的,赶紧处理。
余舒同一家人过两天也要赶回竹凤英老家过年,一合计,尚瑞达干脆就把两家人拉一起,团了个小年。
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竹凤英在团年席上,安排座位的时候,就把文广和余文两人座位挨着。
两个毛孩子懂什么呀,两家又是熟得不能再熟了,一见面,两个半大人就叽叽咕咕的聊开了。
快过年了,俩人都穿上了尚瑞达从北都带回来的新衣裳。原本尚瑞达是想让文广在大年初一再穿上,但晏华坚持,说什么吃团年饭,还穿什么旧衣服?得,老婆最大,就听老婆大人的。
估计竹凤英也是这么安排的,这坐下一看,几个大人就眼前一亮:好一对璧人儿!
文广比余文小三岁,但农村出来的孩子,面上就看着成熟些,而且这半年来,个子也冲了不少。余文站他边上,刚好齐文广耳门子高。
小伙黑色笔挺毛呢短大衣,衬得身子骨修长挺拔,新理的小板寸让整个人更显精神,模样也挺俊。
小姑娘更是漂亮,红色毛呢风衣,一条束腰带,把细细的腰身托得更是婷婷玉立,笑颜如花,青春、靓丽的嫩脸泛着红润,黑亮的长发,顺着挺直的背脊淌下,端的是清纯秀丽。
竹凤英和晏华挨着,看着俩人儿挨在一起,交头接耳,怎么看怎么喜欢。竹凤英就跟晏华咬耳朵:便宜你家文广啦,嘻嘻,不过看着还是很登对。
晏华也是笑得合不拢嘴,回道:是很般配,要不干脆今天就定下来?
两家都是女人做主,两个女主人拍了板,余舒同和尚瑞达兄弟俩,就只有拍手点赞的份。
“不不,早了点,找机会让孩子多处处,特别是文广,初中还没毕业呢。咱们先定下来,时机一到,自然而然的就成了。”竹凤英这话有道理,半大小子、半大姑娘,都还没个定性,这么早把事情落实了,那往后日子,要是一方不同意,两家大人就坐蜡了。
晏华想想也是,就没再提,只是席间,冲老公问了句:能不能给小文在江陵找个医院,先实习实习。
尚瑞达一想,就实习嘛,找老大或者老耿,应当不是什么难事情吧。爽快的就答应了,说等年后,一到江陵,就找人去落实小文实习的事儿。
两个大老爷们也是粗心,丝毫没注意自个妻子的神神叨叨。
一想到能到江陵,那么大,那么漂亮好玩的地方,余文就不免欢呼雀跃起来。文广和文惠更高兴,兄妹俩原本还带着点担忧,毕竟是江陵,不是万川,人地生疏,这下可算有个熟悉的人作伴了。
只有小豆丁暗自里嘀咕,这小丫头跟着到江陵,肯定是住自己家,往后自己这日子可不好过哇。
没人理会小家伙肚子里的弯弯绕,两家人和和美美的团了个年,约定年后再聚。
和余舒同一家团完小年,腊月二十五,尚瑞达翻了翻老黄历,正是归家、省亲、迎娶的好日子。
跟周围邻居和余舒同一家打了个招呼,包了个小四轮,装上大包小包,就开始往升平镇赶。
这小四轮还不带顶棚,光秃秃的,驾驶室里最多坐三人。自然,副驾驶就留给了晏华和文惠母子。
至于尚瑞达和两个儿子,则给留在后面的车斗里。还好,都穿得够厚实,倒不虞受凉感冒。但寒冬腊月的,风刮在人脸上,也是生疼生疼,脸上一会就给风吹木了。
车一到升平车站,尚瑞达早都给冻得受不了,车一停,就赶紧跳下车斗,把小儿子给抱下来。文广则是自个跳了下来,小伙火力壮,他倒没什么事。至于小家伙,完全缩在老爹的怀里,吹不着,能有什么事?
把车斗里东西都取了下来,一看老家的人还没来,把车钱付了,一家人就在车站等着。
万川农村有赶场这么个说法,一、三、五赶某个场,二、四、六又赶什么场,约定俗成。
今天正好不是赶场的时间,升平镇的人就不多。
离村子又不是太远,镇里的人也多认识尚瑞达两口子。
开始镇上的熟人还不敢打招呼,怕认错人。
主要是尚瑞达两口子出门半年多,身上衣着打扮,比起升平这个农村小镇来说,洋气不少。加上两口子,特别是尚瑞达结交的又不是一般的人,这么长时间下来,自然而然,身上就显出不一样的气质来。
跟着的三个小孩儿,也是斯斯文文、干干净净的城里人打扮。
眼看着几个面熟的人凑了过来,尚瑞达才笑着打招呼。什么张老表,王表叔,反正都是乡里乡亲的,只要是熟悉的人,基本上都可以攀上亲戚。
没认错人就好,好些人就围了过来。尚瑞达也掏出红塔山,见一个发一支,也不管是真熟悉,还是看热闹的,发完一包,又从旁边的包里拿出一包,继续发。
红塔山在这时节,就是顶好的烟了,周围的人也不是不识数。烟拿过来,也不慌点上。七嘴八舌的就问起来,比如在那地干活啊,干啥啊,看样子是发达啦,之类的。
尚瑞达对这种阵势,应付起来驾轻就熟,反正跟着瞎吹就是了。至于干什么,说出来反正他们也不懂,干脆就说在电池厂上班。
万川电池厂是大单位,整个万川就几乎没人不知道。周围人一听,俱冲尚瑞达比大拇指:你娃有出息。
等了差不多一个多钟头,周围混烟抽的都换了几拨,尚文远爷爷叫出来接人的,总算是到了。
尚瑞达一看,就哈哈笑出声来。果然是来了四个人,四叔家的大儿子,大伯家的大孙子,三叔家的老大和老二两兄弟。一行四个人,都是尚家的壮劳力。
“老二,都说你娃出息了,有好多东西嘛,要我们来四个人背?”先开口的就是尚文远大叔尚瑞庆。
“主要是有这个逼电视,重得很。”一家人也不见外,跟三叔家的尚瑞贵和尚瑞本打了个招呼,尚瑞达直接在旁边装烟的包里,拿了一条红塔山,扔给堂弟,“你们几个自个分去,不够我包里还有。”
“吔,塔山哟,二叔,你硬是发财了哇。”尚文远大伯家的大儿子尚文忠,一看尚瑞达拿的是红塔山,喜笑颜开的笑道。
“抽你的就是。”晏华笑着问道,“文忠,听说你娃要结婚了?是哪里的新媳妇儿哟?”。
“嗯,估计还得等一年。”尚文忠腼腆的答道,“山那边的,二婶你恐怕还认识,向老大屋里的”。
“哦,是他屋里的哟,认识,我认识,是个好姑娘。”晏华只顾着跟侄子说新媳妇儿的事,文广、文惠包括文远这个小豆丁,都跟着老爸,跟几位叔叔见礼打招呼。
兄弟几个寒暄了一支烟的工夫,尚瑞达看了看时间,都快十二点了。
就让几个人把东西装在背篓里,说先随便找个饭馆,把饭吃了,再上山回家。
几兄弟连带一个大侄子,都没意见。很快把大包小包的装背篓里放好捆扎实,免得等会走山路,一下给掉山下去了。
背后东西,在镇上找了个熟人开的馆子,尚瑞达点了满满一桌子菜。要赶路,也没多的,找店家打了一斤泡酒,五个人平分,一人刚好二两。
酒足饭饱,歇了会,消了消食,一行人才动身。
上山的路,说是大路,实际上就是一人宽的土路。很陡,爬起坡来,很是吃力,特别是背着东西。
而且这路,不是直上直下,而是在山腰间盘来盘去,看着不远,走起来要很久。
尚文远前后加起来,有一二十年没走过这山路了,开始还扭着小屁股,迈着小短腿儿,爬得起劲。
等爬了没半个钟头,就累得走不动了,耍赖,躺地上不肯起来,还直嚷嚷累死了,累死了。
早知道这小东西有这么一出,尚瑞达也不意外,嘴一歪,让文广背着小弟。
爬山路不能太急,累了就停下来,歇歇脚,喝喝山泉水,抽抽烟。边走,尚瑞达就讲着城市里的见闻,尚瑞庆几兄弟也说着家乡里的野闻趣事。
一路走一路歇,有人陪着说话,倒不觉得难熬。从山脚到山顶,二十里山路,一行人爬了四个钟头。
一行人,就文广最累,他就专职背小弟。
几十斤重的娃娃,刚背着还没觉得,等时间稍长,就吃不住了,关键是小东西在背上,感觉不舒服还七扭八拐的。文广有几次都威胁,再乱动就把小家伙扔山下去。
等到了山顶,一行人都累得气喘吁吁,连话都不想说了。
只有尚文远这小豆丁还活蹦乱跳,也不管山顶风大,掏出小丁丁,就开始撒尿。
想的是迎风尿三丈,可惜呀,山顶的风,能吹得单薄的人站不住脚,更何况你一个小家伙。大风一刮过来,那尿就直往小家伙身上跑,甚至直接吹到了脸上,落在了嘴里。
尼玛,太悲剧了。
赶紧收鸟关门,可惜身上还是留下不少。
小豆丁狼狈不堪的模样,可是把一行人逗得大笑不止,文惠更是笑得直不起身来。
一场畅快的大笑,把众人身上的疲惫赶去不少。
在山口的林场屋子里,抽了几支烟,歇了很大一阵子。
看天色也不是太早了,众人才又起身,出发。
下山就容易多了,路好走,也宽敞。
一个多小时后,翻过最后一个小山包,总算看见了那座熟悉的小院,以及院前院后,在冬日寒风里卓然挺立的皂角树和大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