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国公和王姨娘、姜宝珠、姜明度在二门处接姜明宣,王姨娘本想去城门口接的,奈何凉国公抽不出时间,而且姜明宣直到晚上才回府。
姜明宣一张脸方方正正,身姿挺拔,目光坚毅,虽然风尘仆仆,却掩不住他身上那自信的气场,端的是君子如玉,但又不同于一般读书人文弱的气质。
王姨娘和姜宝珠目露骄傲,母女俩很是感慨地哭了一场,姜明宣温声安慰,看了看姜宝珠脸上敷的厚厚的粉底以及王姨娘漏风的嘴,眸光略沉。
姜老太君没来接人,是意料之中,他毕竟是庶子嘛。姜明宣嘲讽地勾起唇角,朝姜明度点点头。
姜明度多年没见大堂兄,而且姜明宣当年走的时候他还很小,只是听母亲说姜明宣是个内里坏透的孩子,以为见到的会是个面色奸邪的人,因此见到如此风光霁月的姜明宣,他有些难以置信,还有些自惭形秽。
凉国公带姜明宣去拜见姜老太君,走到寿安堂门口,郝嬷嬷就笑着拦下他们:“国公爷,老太君怜惜大少爷一路舟车劳顿,风尘仆仆,明儿还要陪国公爷待客,一天都不得闲,今儿便让大少爷早些梳洗休息,不必计较繁文缛节,等歇息好了,明儿一大早再来拜见老太君也是一样。”
这番话句句都是在为姜明宣着想,王姨娘却难堪地沉下脸。
姜明宣面色没有丝毫异样,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朝寿安堂正房磕了三个响头:“谢老太君体谅,嬷嬷代我向老太君问好。稍后会有丫鬟把我从江南带的礼物送到寿安堂来。”
“奴婢一定把话带到,大少爷有心了。”郝嬷嬷眉梢微跳,笑着回答道。
一行人加上丫鬟婆子浩浩荡荡地去前院的松涛院,那是姜明宣现在的院落,虽然他人不在府里,但到他十二岁那年,凉国公还是指了一处最好的院落给他留着,家具摆件一应俱全。
王姨娘哭哭啼啼,为儿子委屈:“就一个孙子,竟一点也不想念,那心是石头做的!”
说的自然是姜老太君。
姜明宣一句话就堵住了王姨娘的嘴巴:“大妹妹在寿安堂罢?”
王姨娘哭声一顿,忆起姜明月看见姜明宣吓晕过去的旧事,心中越发委屈了,恨姜明月夺去姜明宣应该享受到的祖母疼爱。
她这种自私的人当然看不见她自己的狠毒,她多年挑拨,不仅挑得姜明月失去母亲,还失去父亲的宠爱,跟父亲相见如前世仇人。
这一晚,姜明宣和王姨娘、姜宝珠、凉国公有说不完的话。
翌日一早,姜明宣天没亮就来寿安堂请安,在外面站了一刻钟,接了一身的露水,方由郝嬷嬷领着进了正堂。
姜老太君打量姜明宣,,点点头,慈爱地笑道:“丰神玉立,很有你父亲当年的风采。起来罢,郝嬷嬷给宣儿看座。”
姜明宣礼数周到,是个孝顺的孙子,姜老太君当然要扮演好一个慈祥祖母的角色。
“多谢老太君,不知昨儿送的江南土仪可得老太君喜欢?”姜明宣一撩袍摆坐在椅子上,扫了一眼站在姜老太君身后给她捶肩膀的姜明月。
“你有心了,我都喜欢。”姜老太君抿了口茶。
“大妹妹呢?也喜欢么?”姜明宣突然看向姜明月,眸子紧紧锁住姜明月的脸。
一股子迫人的威压迎面而来。
姜明月站出来,朝他屈膝行了一礼:“多谢大哥,我也是喜欢的。”一点也没受那压力影响,更没有吓晕。
姜明宣微愣,收起迫人视线,眸中若有所思,和姜老太君寒暄几句便告辞了。
姜老太君轻哼一声,把茶盅朝桌案上重重一放:“宣儿瞧着是长进了,其实还是一肚子心窟窿!”
姜明月微微一笑,姜明宣是个十分小心眼的人,又爱记仇,睚眦必报,而且忍功了得,深谙“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真谛,前世在苍澜学院欺辱过他的贵族子弟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当然,他报复得最惨烈的那个人是她。
东方露出鱼肚白,整个凉国公府仿佛从沉睡中苏醒,仆从来往穿梭,还未临近晌午,府外便车水马龙,来往的车马软轿络绎不绝。凉国公春风得意地带着儿子姜明宣站在门口迎客。
姜明月因为要操持整个宴席的流程,邀请表妹康载善和族中几个姐妹帮忙接待小客人,姜老太君和姜家宗妇接待官眷,韩氏稳稳地坐在厢房里陪客聊天嗑瓜子。
姜宝珠打了厚厚的粉底,遮掩住狰狞的疤痕,穿上最漂亮的裙子,抢了康载善的位置,还轻蔑地瞧了康载善一眼。
康载善似笑非笑地斜睨着她,拉了姜家姑娘走到旁边。
果然,很快姜宝珠就笑不出来了,贵族千金们看见她就离得远远的,她热络地打招呼,她们就点头微笑,却一句话没有,明显是不想跟她有交集。一部分人直接略过她,去跟康载善几个寒暄问候,更有甚者一直盯着她的脸瞧。
姜宝珠又羞又怒,愤愤地瞪了康载善几个一眼,跺跺脚,跑回自己的院子埋头大哭。
康载善无辜地眨眨眼:“她要迎客,咱们都让着她了,怎么还是埋怨我们?”
那几个姜家姑娘正是如花年纪,家中正要给她们说亲呢,姜宝珠却连连闹出丑剧,导致她们不敢出府交际,原先有眉目的亲事也没影儿了,因此个个对姜宝珠恨得咬牙切齿。
姜宝珠受辱,她们只觉得是她自己活该,大快人心,出了心中的一口恶气。
临近晌午时,姜老太君千盼万盼的外孙子韩熙跃和女儿姜如桃才到。
姜如桃在弄玉小筑略作梳洗,姜老太君摆脱一直夸某个大臣儿子好的宁王妃,到了弄玉小筑来。
姜如桃看见老母,扔了擦脸的帕子,扑到姜老太君的怀里哭道:“母亲,一别经年,您身子可还好?女儿日夜思念您,可惜不能侍奉膝下。”
姜老太君也掏出帕子印眼角,要是女儿的顺从能跟她的思念一样多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