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别说,全家见了这八个野鸡蛋,心里都是高兴的,他们又没有打猎的,能见到野鸡蛋都是很不错了。
齐氏算了算,这一个鸡蛋还一文钱呢,野鸡蛋虽然小吧,可是香啊,卖出去也得十来文钱吧。
要不,把这东西拿到镇上卖去?自己家的鸡蛋,这天旱了,也天热了,都不怎么下蛋了,简直是造孽。
齐氏想了想,对老大两口子说道:“明天赶集,这鸡有几只都不下蛋了,留着喂也是浪费粮食,你们捉了给卖了去,”齐氏又交代了几件事,然后对杜有忠说道:“看你这样子,明天也把榆儿那丫头带上去。”
今天带上了榆儿那丫头,就多得了八个野鸡蛋,齐氏是很迷信的,觉得榆儿那丫头说不定这一段时间运气特别旺,跟着老大两口子去说不定还有好事儿。反正带着娃子也没有什么损失的。齐氏乐得大方。
胡氏听了自然高兴,自家的孩子被长辈夸奖,心里还有些小得意。
想着把榆儿的好衣服拿出来,出门也不能让人小瞧了。
“爹,我也想去镇上。”杜二郎也不过比杜榆大两岁,还是小娃子呢,对他来说,去镇上是件特别好的事儿,还能吃到好东西。
杜二郎眼巴巴的望着自己的爹娘,希望能同意。
杜大郎却道:“爹,娘,我就不去了,我在家里。”
大郎果然是长大了,不像小娃子一样,要跟着去了。杜有忠对大郎也有打算,只是还没有问大郎自己的意见。
杜二郎磨着也能明天去镇上去了,高氏晚上睡觉之前,也把自己这段时间做的针线拿给了胡氏,请她明天带到镇上去卖了。
高氏这嫁过来也有大半年了,只是她肚子还没有动静,好在因为今年是个荒年,齐氏也不希望家里多出一个人来,为这个,连老四的媳妇都没有给娶,所以高氏很是松了一口气。
要知道,这娶媳妇,最重要的就是传宗接代的。
杜榆对上镇上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激动,想着爹这次过去是不是准备再找一个活计,要真是这样,现在的活儿还真不好找。尤其是这个年成。
就是地主们,也因为年成收的不好,会心情不愉快呢。
这交税,今年给你免了,可是明年呢,所以有钱的人家,就是用钱也要供养个读书人,到时候可以免了这个税收。
杜榆家的毛驴可是大功臣,因为缺水,很多时候都是用驴车驮着水的。为此,毛驴从来都没有被饿着过。
按照大家的说法,那种把牲口饿的不像话的,就是傻帽,做亏本的买卖呢,他们老杜家可不那样做。
这不,在路上,杜有忠都舍不得用鞭子抽毛驴,慢悠悠的赶着。
路上也碰到了好几个熟悉的人,杜有忠也邀请人坐驴车,不过大部分人都拒绝了,看着这是一家子去镇上的,杜有忠会做人,让人把身上的东西放在车上,自己下了驴车,和人唠嗑起来。
有人就问了杜有忠镇上的活计没有了的事儿,杜有忠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实话实说。
“杜老弟你也别担心,你这人那,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现在也是老天爷不给面子,多久没有下雨了?咱们这几个村还是好的,有一条河,听说那山里头,平时挑水都要走好几里路,这一天旱,得跑十几里路,地里哪里还能种啥庄稼,连人喝水都难呢。”
“是啊,这个鬼天气,也不知道啥时候能下一场雨。”杜有忠也感慨,人对比才觉得自己日子过的还不错。
“我看难咯,今年也就这个样了,好在也免了下半年的田税,还是皇上好啊。”
说到这个,大家都一起说皇恩浩荡,这个时候的皇权果然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已经被人神话了,这做了一件对老百姓有利的事儿,就能让老百姓恨不得把他给供起来。
一路说着闲话,很快十几里的路都走完了,到了镇上,各家都分开去干事儿去了。
虽然现在收成不好,可是日子也要过,镇上的人种田的很少,菜也是要买的。
而杜有忠是则是把自家的鸡蛋和野鸡蛋送到了一个酒楼里,他在镇上,还是有几分交情的,虽然说现在不当布店的帐房了,可是是拿着东西去卖的,酒店里也需要,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
“我说老杜啊,要不是这天干成这样,我这里就要请你来做帐房了!”四房酒楼的方掌柜笑着跟杜有忠说道。
这杜有忠还挺有能力的,不过今年估计是时运不济,那店铺被秦家人看上了,秦家不会用外人,杜有忠只有走人的份儿。
“那感情好,以后我可就赖在你这里了。”杜有忠也开玩笑。
“成啊,求之不得!”方掌柜道,“以后家里有了鸡蛋或者野味,都拿在我这里,价格肯定比别的地儿要高。对了,你家里咋样?这米店的粮食,是一天比一天高,再高下去,我们这米饭都要翻倍涨价了。”
杜有忠问道:“朝廷里没有过来卖公粮?”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朝廷都会自己卖粮,价格相对比私人粮店里要便宜的多,不然地方上会乱起来的。
“这你就不懂了,怎么着也得过一段时间,让人捞点钱再说。”方掌柜低声说道。
杜有忠意会,肯定是有人和上头已经搭好了线,拖着时间呢。
“咋样?”胡氏问丈夫,杜榆和杜二郎是在外面跟着胡氏等着呢。
“东西都卖出去了,这倒是不用担心,以后家里有鸡蛋,都可以在这里卖。”杜有忠说道。
杜有忠对胡氏轻轻的摇了摇头,胡氏就知道,这差事的事儿,还没有谱。
胡氏没有失望,毕竟这个年成,找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她主要是怕丈夫自己心里闷,在家里呆着,也着急。
“没事儿,你在家里,我和孩子们都比以前高兴呢。”胡氏说道。
“爹,你和二哥都读书吧,爷爷那里书多。”杜榆是见到杜老爷子房里有些书呢,这年头,买一本书也要花很多钱,不像现代,还能复印印刷,书本完全是靠人工抄写,要想一本书没有污渍,那可是很要仔细再仔细了。
又这个时候的传播信息闭塞的很,这个地方的书也不容易带到另一个地方。
“呵呵,好啊,回去就多看看书,书呢,看多了,明白事理。”杜有忠说道:“以后爹也教咱们榆儿认字。”
杜二郎忙道:“爹,我现在就在教妹妹认字呢,妹妹都能认好多字了!是不是啊。”
“是啊,二哥和大哥都教我呢。”杜榆说道,杜老爷子大概觉得女娃子读书认字没有啥作用,都是要长大嫁人的,所以从来不教孙女,就是他两个女儿,杜榆大大姑和二姑都是大字不识的。
“好,大郎和二郎都是好哥哥,以后榆儿想认字就找爹,爹会教你的。”杜有忠觉得女孩子多认识点字,以后就是嫁人了,也不会是睁眼瞎,而且书中那么多的道理,他不想自己的女儿跟他两个姊妹一样,一个字也不认识。
杜有忠在镇上,镇上有的人家的姑娘都是识字的。识字了见识就比没有识字的强一些。
“有忠!有忠!”杜榆的大姑母也来到镇上来了,这不就遇上了。
“大姐!你们最近还好吧。”胡氏忙问道。
“我家的田也就那么一点儿,没有啥影响。”杜兰说的是真的,她家的男人是个砌匠,是给人盖房子的,现在穷人是盖不起了,可是富人要盖一点儿也不耽误,这不,现在自家男人就是在镇上给一户人家盖房子,每天都有工钱,还管一顿饭。
“咱家里还好吧。”杜兰问道。
杜有忠答道:“都挺好,田里也种上了,家里有口水井,比别人都强一些。大姐,你要回去,我们先送你。”
“不用,不用,我这里买了一袋子玉米面,你带回去,给咱爹咱娘。别的我也没有本事,你们也别怪我这个当大姐的啊。”
“大姐,这粮食你拿回去,我们家里都准备的足足的,一点儿也不缺,我虽然没有事情了,可是养活一家子还是能够的,最起码我还有力气!”杜有忠拒绝道。
“你说的啥话?我的东西,你还不要了,我这又不是偷的抢的!再说,我这是孝敬爹娘的,你要是不拿回去,我自己送过去好了!”杜兰生气了,“你跟你大姐我客气,你客气个啥?当年你姐夫腿被砸了,还不是你们凑的钱?你要是不拿着,那就是打你大姐我的脸!”
“成,我拿回去,不过以后别这样了,大家都不容易。”杜有忠说道。
“我知道,你们把我三个侄儿送到我家里去,我想他们了,你姐夫天天在外面干活儿,大栓也跟着,家里人太少了。”杜兰说道。
这是想把三个娃子接过去,给家里减轻负担呢。
“别跟我说,家里有事儿的话,再有事儿,他们三个小娃子能干个啥?就这么说定了,明天就给我送过去!”杜兰说完,就说还有事儿找杜有忠的大姐夫,没有让杜有忠和胡氏拒绝。
“这回去咋和娘说啊。”胡氏担心的说道,她婆婆不会以为是自己要让孩子们去的吧,那可是婆婆的闺女。
作者有话要说:第六更!是很多更吧。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