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你怎么出来了,大姐回来晚了。今天怎么样?”大姐张月瑶一回来就放下篮子急着问道。
后面跟着的是大哥张家航,十四岁的孩子,早就是这个家的当家人。身材修长清瘦,眉目清秀冷然,身上穿着打了补丁的粗布衣裳。
“月儿,今天好些了么?”
“大哥,我已经好了,明天你带我一起去吧。”
她不是原来的张月儿,现在说话走路都挺利索,就是不能走的急。现在的她都以原主的身份称呼他们,除了刚开始叫不出口外,已经习惯了!她无法漠视他们的关怀与善意,也舍不得让他们失落。
经过这些日子的调养,她也是时候跟他们进山去看看了。她必须想办法让自己、让他们填饱肚子,好好的生存下来。她不会做饭、洗衣,也不会种田,这些基本的农家生活必备她都不会。
上一世的她,从出生开始身上就贴上了“世家“与“豪门”的标签。奢华的生活、高贵的地位根本不需要她去掌握那些。她要做的是如何真正的成为方氏集团的掌权人!下达重要指令、签定必要文件、参与董事会议、圈内交流应酬才是她日常生活的内容,可是这些并不能给她现在的农家生活换取任何实质性的东西!
她能想的也只能从周边的山里找了。
“不行,你还得多养养,等你再好些,大哥再带你去。月儿乖!”
若不是月儿最近一直没有发病,这些天他也不会同意让月瑶跟着进山。他知道让月儿一个人呆在家里不好,可是现在家里的粮食不多,眼看秋收就要过去,他们家却什么都没有准备,还欠着一大堆外债,实在是抽不开身。看着低头不语的月儿,张家航心酸不已。
“月儿,给你,这个是我在山上摘的红果,甜甜的。还有今天我们抓了三只山鸡、两只野兔,明天留只山鸡给你炖着吃,其他的拿去卖。”三哥张家泽扯开话题从口袋里抓了一把硬塞到她手里,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她说道。
“是啊,月儿,快吃,吃完我下次也去山里找给你。”最后进来的是二哥张家轩,他现在白日里在西庄的吴地主家帮工,就挣一天的吃食,每日辰时到申时开工。“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么大点,更是吃的时候,所以帮工也可以节省口粮。这事儿还是村长家托人介绍的。
吴地主是西庄里的富户,几年前搬去百多里地的洛城,家里的田地都交给吴管家在打理。每年都要在庄里找人做帮工,像二哥这样的更愿意接收,因为只提供吃食就好了,还能当半个劳动力使唤。
“大家一起吃吧,我吃不完的。”张月儿见大哥不同意不再勉强,心里想着等他们明天出门的时侯再赖上。
看着手里的红果,色泽暗红,小指般大小,呈椭圆形,甘甜可口,并不是现世的山楂。
这里与现世的古代不完全相同,有些东西是她不曾见闻的,即便是相同的名称或者相似的外形,都可能不是她熟知的那一种。
“好,我们都吃。”张家航说道。刚才的事他没答应,若这次他还拒绝,月儿肯定也不会吃,反正今天摘的多,就无所谓了。
晚饭是野菜粥、一小碟黑黑的咸菜,还有几个煮熟的番薯。番薯个头小,有些涩味,一般是用来喂牲畜的,只有贫苦的人家或是灾荒的时候才用来裹腹。因为家里粮食不多,而番薯两文钱就能买一斤,味道虽不好,却是饱肚的好东西。
除去农忙,庄户人家基本上只吃两餐,晌午一餐,傍晚一餐。他们每日早出晚归,又都在长身体,张月儿便强硬要求一日三餐。
看着面前的吃食,碗里是粘稠的白米粥,边上还有一个蒸鸡蛋。这都是大姐给她在小灶上单独另做的。她的肠胃不好,只能吃些细软易消化的东西。
家里的鸡蛋都是用野物换回来的,平常还会截留野物给她当独食。农家的鸡蛋可是精贵的东西,一般都会攒着换银子,至于肉菜也就过年过节买些解馋。这样的待遇她每餐都享有。她不是没拒绝,可是不论她怎么执意要求,他们都拧着不干,哪怕是最难的时候也没断过。
他们对她的好,她听得到、看得到,也能深深的感受到。虽然这里的生活没有山珍海味、锦衣玉食,离她过去的生活差得很远,但她很珍惜,也不会嫌弃,他们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了她。或许正是这样,她才会越来越对他们心软,甚至把他们放在了心里。
这里不是电灯照明,家里用的是油灯,还得省着用。除了必备的需要都会在天黑前弄完,然后洗漱上床睡觉。不管是这里的吃食还是晚上的作息,刚开始的时候她很不习惯。好在家里的人对她特别关照,而她接收的身体又是个病弱的孩子也容不得她像以往那般过夜猫子的生活。
屋外传到敲门声,三哥出去开门,不久身后跟着两个人进来,记忆里愰过他们的身份。他们是东庄的张永平夫妇,对于他们张月儿是听说过的。整个张家庄同他们家来往密切的就只有张永平、张继山、周大柱、齐勇、赵玮还有老村长一家了。五年前齐勇、赵玮离开张家庄后,庄里关系好的就只有剩下的四户了。
张氏一族分为三支,一支是族长也就是老村长及张子杨这一支;另两支分别是张继山、张永平各属的一支,他们两支都是出了五服的。张子杨与张永平、张继山还有庄里张继全、张永安虽隔着辈份但年龄相差不大都是一起玩到大的。只是后来因为出族断亲的事,张继全、张永安两家就没怎么来往了。
而周大柱和齐勇、赵玮都是多年前搬至张家庄的外姓人,因着张子杨和李三娘早年接济逃难过来的周大柱父子这么些年就一直走得勤。齐勇、赵玮则在刚来张家庄的时候搭住在张子杨家,又是以打猎为生,后来处熟了就结交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