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颂寇季 > 第0346章 广南

第0346章 广南(1 / 1)

慕崇脸色苦的像是吃了黄连一样,“可是那位不可能出现在这种场合啊。我总不能逢人就说,那位是我们交子铺的大东家吧?”

寇季翻了个白眼道:“谁说那位不能出现在这种场合?”

慕崇苦笑道:“他若是出现在咱们交子铺,满朝文臣,能把咱们交子铺的大门给堵了。朝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天家不与民争利。”

寇季哼哼道:“我怎么记得,朝中也有食禄者不与民争利的说法?”

慕崇干笑道:“那些当官的,怎么可能管着自己呢?他们约束着天家,可自己在下面做生意,则是仗着职权,上下其手。”

寇季冷笑道:“那这一条规矩,还有个屁用。只需他们放火,还不许官家点灯了?”

慕崇干巴巴一笑,没有再说话。

寇季有资格在人前抨击朝征,他没有。

寇季冷哼一声道:“我偏要杀一杀他们这股歪风邪气。他们若是识趣,就乖乖的缩着脑袋,闷声发财。若是敢跳出来,那就别怪我跟官家,查他们一个底朝天。

若是查出了他们自己与民争利,我就让他们把食禄者不与民争利这句话写在纸上吃下去。”

寇季看向慕崇,哼哼道:“你只管放心的去做。到了开张的那一日,我自会请官家前来坐镇。我倒是想看看,谁先跳出来。”

慕崇见寇季一意孤行,也就不敢阻拦。

只是点头答应了一声。

寇季又叮嘱了慕崇一番,便不在交子铺里多留。

回到府上,歇息了半日。

翌日。

上过了早朝以后,他并没有急着离开宫里,而是到了资事堂,等待赵祯。

见到了赵祯以后,就借口拉着赵祯出了资事堂。

反正李迪、王曾二人皆不在,资事堂内主政的只有寇准一人。

寇准有些忙的不可开交,也就懒得搭理他们两个小家伙。

出了资事堂,赵祯提议去那个隐蔽的偏殿里。

寇季点头答应了一声,到了偏殿。

陈琳悄无声息的追了上来。

一进偏殿,赵祯就迫不及待的对寇季道:“你安置流民的差事办的不错,狠狠的帮朕涨了一次脸。朕原本想升任你担任工部尚书的,可太师不允许,朕就只能帮你讨要了一个爵位。

等朕!

等朕亲政以后,一定会擢升你的官爵。”

寇季拱手一礼,不卑不亢的道:“臣多谢官家厚爱。”

赵祯大大咧咧的摆手道:“你我之间,不许说这么多客套话。”

寇季点点头。

赵祯拉着寇季在偏殿里的椅子上坐下,感受着陈琳阴测测的目光,听着赵祯急切的道:“快跟朕说说,你是如何安置那些流民呢?

朕可听说了,那些流民差点就闹起来了。

李先生为了镇压那些流民,杀了不少人。”

“咳咳……”

陈琳咳嗽了两声。

寇季假装没听见,他思量着赵祯的话,道:“李相杀人了?”

赵祯意外的道:“你不知道?”

寇季摇头。

赵祯赶忙道:“就在咱们保州的人马到汴京城的第二日、第三日,李先生每次入宫,那都是穿着血衣过来的。

陈琳说了,以李先生的身份,不可能亲自动手杀人。

他的衣服能变成血色,说明杀了不少人。

他为什么要杀那么多人?

难道是城外的流民们作乱了吗?”

寇季听到这话,略微沉吟了一下,目光瞥向了陈琳。

赵祯的话,他听懂了。

在保州人马到了汴京城以后的第二日、第三日,南城门外接纳的那些流民中,有一些吃过不该吃的东西的人。

李迪杀的应该是那些人。

陈琳只是给赵祯讲了李迪杀人了,却没给赵祯讲李迪杀的是什么人。

那就说明,有些不该讲的,陈琳不希望赵祯知道。

陈琳看到了寇季的目光,板着脸,重重的咳嗽了一声。

寇季会意,对赵祯道:“城外有小股流民作乱,李相杀的应该是那些人。”

赵祯目光幽怨的瞥了寇季一眼,不满的道:“你当朕还是九岁的孩子吗?你和陈琳两个挤眉弄眼的,当朕看不出来?

旁人用这一套糊弄朕也就算了,连你也用这一套糊弄朕?”

寇季撇撇嘴,瞥了陈琳一眼,耸了耸肩膀。

大致是在告诉陈琳,官家大了,不好骗了。

陈琳瞪了寇季一眼。

大致是在提醒他,不该说的千万别乱说。

赵祯恼怒的道:“你们两个还挤眉弄眼?”

陈琳赶忙躬身陪罪。

寇季吧嗒着嘴,感慨道:“有些话,陈公公不让臣说啊。”

赵祯瞪向陈琳,喝斥道:“陈琳,朕命令你,不许阻止寇季给朕讲真话。”

陈琳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瞪了寇季一眼,谦卑的道:“奴婢遵旨……”

赵祯见陈琳答应了,立马对寇季道:“快说快说……”

寇季咳嗽了一声,道:“李相之所以杀人,大概是因为那些人肚子太饿了,吃了一些不该吃的东西吧。”

赵祯疑惑的道:“不该吃的?土吗?”

不等寇季搭话,赵祯拧起眉头,自言自语道:“朕倒是听先生们讲过,民间的百姓没饭吃的时候,会用土充饥。

一些地方还把吃生土,变成了一种习俗。”

赵祯看向寇季,道:“但是……吃土又不是罪过。真要论罪,那也是朝廷的罪过,是朝廷没有及时把粮食送到他们手上,才让他们挨饿的。”

寇季干巴巴笑道:“吃土自然无罪。臣说的是别的东西……比如自己……”

赵祯先是一愣,疑惑的道:“你在逗朕,自己怎么吃……”

话说了一半,赵祯猛然瞪大了眼睛,看着寇季,惊愕的道:“你是说他们吃……”

赵祯有些惊恐的摇着头。

“这怎么行呢……”

“这怎么行呢……”

“……”

赵祯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皇帝,不会说出百姓们没粮吃了,为何不去吃肉糊糊之类的话。

易子而食的典故,他在许多书本上都看到过。

所以在寇季提醒过后,他就知道了。

但他有点接受不了。

赵祯在哪儿惊恐的自说自话。

寇季长叹了一口气。

陈琳埋怨的瞪了寇季一眼。

寇季摊开手道:“这种事情,不可避免,官家迟早会知道的。与其让官家活在所有人编织的梦里,还不如让他快点接受现实。”

陈琳咬牙切齿的道:“你说的都对,咱家也明白这个道理。可咱家就是不想看着官家难受。”

寇季认真的道:“过分的溺爱,并不是一件好事。他是天命之子,以后注定要执掌天下。你把他护的越好,等他知道真相的时候,打击就越大。

与其如此,还不如尽早告诉他,让他引以为戒,并且借此激励自己,以后做一个好帝王。”

陈琳看着在哪儿依旧碎碎念的赵祯,长叹了一口气。

“罢了……咱家就允许你再放肆一次……”

寇季翻了个白眼,一脸鄙夷。

陈琳也就在他面前耍耍威风而已。

他要是敢把这种话对寇准说,对刘娥说。

寇准、刘娥一定会把他挂在旗杆上晾干。

赵祯自己在哪儿说了许久的小话,突然抓住寇季的袖子,道:“是朕的过错吗?”

寇季淡然摇头,道:“此事跟官家无关,纯属天灾。虽说朝廷在此次赈灾的事情上拖了后腿,但是并没有影响粮食的发放。

也就是说,该做的,朝廷已经做了,我也代替朝廷做了。

那种事情发生,也是天灾的过错。

官家不必自责。”

赵祯听到这话,心里放松了不少,但他依旧脸色难看,“就没有办法避免此事吗?那种事情,朕想都不敢想,同生为人,怎么下得了口?”

寇季沉吟了一会儿,道:“或许只有天下的粮食多的吃不完的时候,才不会有那种惨剧发生吧。”

赵祯脸色一苦,“我大宋年年缺粮,哪有粮食多的吃不完的那一天。”

寇季笑道:“办法还是有的。”

赵祯愕然的看向寇季,急忙问道:“什么办法?”

寇季低声笑道:“只要有足够的田地给百姓耕种就可以了。”

赵祯不高兴的道:“朝廷的良田,都分给了百姓,已经没有足够的良田分给百姓了。洪水没有泛滥前,朕在资事堂内陪着李先生理政。

李先生告诉朕,我大宋的人口,已经从太祖年间的三千多万人,增长到了六千多万人。

我大宋的良田却早已分派一空。

人口一直在增长,但是良田却从没有增长。

其中一部分人,尚有祖上传下来的田产可种。

还有一部分人得靠着给人家种田,又或者做工,才能有口饭吃。”

寇季笑眯眯的道:“咱们没有多余的良田,别人有啊。”

赵祯立马追问道:“谁?!”

“咳!”

陈琳重重的咳嗽了一声,黑着脸盯着寇季。

他觉得寇季这个谗臣,怕是又要给官家灌迷糊汤了。

比如鼓动官家掀起战端之类的……

寇季听到了陈琳的咳嗽声以后,闭口不言。

赵祯目光落在了陈琳身上,板着脸道:“陈大伴,你先出去。”

陈琳出气的没有听从赵祯的话,而是苦着脸道:“官家,您就容奴婢在殿里陪着您吧。奴婢保证,绝对不会再发出任何动静。”

赵祯冷哼了一声,回过头看向寇季。

寇季见陈琳这老货没被赶出去,就知道自己有些话不方便说出来。

毕竟,陈琳听见了没关系。

可若是传到了朝堂上,让那些主和派的官员知道了,他少不了要被弹劾。

当即,他思量了一下,笑道:“臣听闻,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两地,地大物博,但是人口却很稀少。朝廷可以迁移一些百姓过去。”

赵祯闻言,皱眉道:“此事太师倒是提起过,只是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多山林、多烟瘴,除了当地的那些番属外,其他的百姓根本没办法在哪里劳作。”

寇季点头道:“广南之地,多山林、多烟瘴不假。但依然有不少的平地,这些平地却只有迁移过去的犯官的家眷在种,且种不过来。

那些当地的番属,多以山林为食,即便是种田,也不会占据太多地方。

所以朝廷完全可以迁移一部分百姓过去。

耕种其他无人种的田产。

此外,烟瘴也不是不能预防。

若是烟瘴无解的话,那当地的百姓是如何存活的?

那些说广南之地多烟瘴,无法生存的人,大多是受不了广南之地的蚊虫叮咬。

可是比起易子而食,一丁点的蚊虫叮咬,又算得了什么?”

赵祯微微一愣,道:“那朕回头让太师派人去广南,调查一番此事。”

陈琳在一旁一个劲的张嘴,却不敢发出声。

赵祯看着有些怪难受的,就板着脸道:“有什么话你就说。”

陈琳闻言,赶忙道:“寇工部的话固然不假,只是广南之地,地处偏远。冒然迁移百姓过去,他们若是受不了当地的蚊虫,必然会产生暴乱。

民俗不同,当地的藩属,也容易跟迁移过去百姓产生摩擦。

到时候不仅迁移过去的百姓得暴动,那些藩属也会联手作乱。

广南若是因此乱了,对朝廷而言,就是一个大麻烦。

与其去招惹这个大麻烦,倒不如什么也别做。”

赵祯听完这番话,皱起了眉头,看向寇季。

他想知道寇季会如何辩解。

寇季淡然道:“朝廷精简下的厢军将士,数以万计。把他们迁移到广南去,刚刚好。他们在那些贪官污吏频频压榨下,都没有作乱,又岂会因为一些蚊虫叮咬作乱?

至于跟藩属的摩擦,那是不可避免的。

他们常年窝在山里,不服王化。

一旦自身的利益受到了冲击,作乱是必然的。

但正是因为如此,把那些精简下的厢军将士迁移过去,就更有必要。

他们有足够的力量,跟那些藩属和平相处。

同时也能引导那些藩属,走出大山。

届时,同流之下,那些藩属子民,必然会变成我大宋的子民。

长此以往,我大宋不仅解决了广南藩属作乱之患,还会多出一大块的良田,供养百姓。

除此之外,我大宋还会多一块宝地。”

最新小说: 锦衣佞臣 梦幻西游:最强龙宫 网游CF:我成了生化幽灵 大秦:仙国帝君 大宋小王爷 怀了天下第一的崽 大唐:神级选择 亿万神豪:从无限返利开始 独宠贵妃 大唐:开局娶长乐,她却逃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