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科技新贵 > 第772章 亏损越多越好

第772章 亏损越多越好(1 / 1)

去年万城基业相比前年迎来了更大的扩张,人员数量从当初的一千多万人,直接膨胀了6000多万人。

人员的膨胀不仅仅是人数上的膨胀,也是整个产业体系的膨胀,如果没有业务的支撑,也不可能需要如此多的人员。

因此管理上的压力,不是膨胀四五倍那么简单,这对于刚刚接手万城基业的郭冬梅来说,压力要远大于当初郭东生的压力。

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他们实现投资规模10万亿元,去年年初给了万亿元,加上中途太极集团给了2万亿元,初始投资资金为万亿元。

按理说投资规模最大应该为万亿元,之所以超出这个数字,全因他们是全产业链经营,资金大部分是在内部运转。

流失到外面的资金,主要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土地购买费用、土地使用税已经各种手续费用。

第一大消耗就是钢铁原材料全部来自外购,水泥只有少部分来自外购,大部分都是自家工厂生产,砂石一部分来自外购,一部分来自自己的砂石场。

第二大消耗就是土地购买费用,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口众多的城市土地价格也在开始上涨,购买土地成本比之前要高不少,不过总体还是可控。

理由很简单,全国虽然也有众多房地产企业,但是真正具有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只有万城基业一家,其他房地产公司严重依赖银行信贷。

虽然政府推出了住房改革指导意见,但是想要形成具体措施,还需要一段时间,银行对地产行业的信贷相对比较保守。

而且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也跟着快速增长,但是房价上涨更快,百姓想要全款买房需要多年的积蓄才可以。

但是之前全国普遍薪酬较低,积蓄跟不上房价的上涨,在银行信贷对个人房贷没有放开之前,很少有个人能全款购买房产。

别看万城基业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实际上建成的住宅和商业地产并不算特别多,毕竟他们真正涉足房地产才两年时间。

房地产开发从拿地到建成,是需要时间周期,万城基业由于是全产业链经营,让周期变得更加自主可控,但最快也要一年多的时间。

如果将绿化、周边环境全部弄好,可能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让大家看到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

商业地产就更加复杂了,像他们正在建设的陆家嘴金融城,已经建设两年了,还在施工当中,想要投入使用,估计还要建设两年左右。

万城基业还是在没有和银行有信贷牵扯的情况下做到的,换作其他房地产商,整个建设周期至少需要两年多,甚至三年以上。

所以现在形成了一个怪现象,市场对房子的需求很大,不一定就是要买房,租房同样很困难,因为有大量的人员从农村来到城市。

但是城市却没有足够的现房供应,导致住房显得越发紧张,万城基业旗下如此庞大的人员,大部分其实都住在工棚里面,不然住房会更加紧张。

房地产公司自然看到了市场需求,只是他们根本就没法快速入场,为了能够吃到这块肉,很多内地房地产企业开始推出预售制。

预售制其实在94年就被引入,只是在广东沿海地区比较流行,还没有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主流,影响并不大。

现在开始向内地扩散,大家开始有样学样,预售制度的好处就是解决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难题,坏处就是消费者买到货不对板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还算是好的,如果出现卷款跑人的事情,买房者将会血本无归,现在相关制度还没有那么完善,问题肯定层出不穷。

而且在没有放开银行个人放贷之前,能够全款买房的人也不多,导致预售制并没有前世那么火热。

更何况万城基业作为最大的房地产商,依然坚持现房,但是也不反对其他房地产商采用预售的方式来开发。

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多事,房地产企业背后的关系都很复杂,没点关系的人根本就没法做这个行当。

万城基业还要在全国各地经营,为这种事情无故得罪人没有必要,他们只需要专注自己的业务就行,只要不侵犯自己的利益,他们爱咋地就咋地。

至于他们自己要现房销售,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就是预售制对其他房地产商效果显著,因为他们体量不大,但是对万城基业而言,却是无关紧要。

正如上面所说,居民具备全款买房的人并不多,就算这些人全部买万城基业的房子,实际资金也不大,几百亿元和上千亿元的资金,真的无关痛痒。

第二个就是推行叶子书的以租赁为主的经营策略,现房销售只不过是一种障眼法,因为等到有现房之后,一两年时间就过去了。

而一两年之后,经济发展体量更大,百姓收入更多,导致房子的价格上涨更厉害,以前买得起的人,会变得买不起了。

这样大家都只能选择租赁住房,除非原本城里就有大面积房屋,通过置换的方式获得住房,想要买,很难很难,因为资金积累时间不够。

这样农村进城的人和城里人的起跑线就不会很大,不会形成依托房地产而产生的剥削问题,这是叶子书非常在意的地方。

当然,这个想法他是不会对外说的,如果被其他人听到,肯定要喷他,而且也动了很多人的奶酪,肯定要找他麻烦。

而经过这么一番操作,很多事情就显得非常自然,一切都是市场行为,没有任何认为控制的痕迹,将万城基业完全摘出来了。

这种措施也只是针对大城市,普通县城和小城市不在此列,因为不存在利用房地产作为剥削工具的问题,因为这些城市不存在人地矛盾。

第三大消耗才是人工费用,光是发放薪水去年就消耗了万亿元资金,这笔钱基本上出去了就很难回来,因为这笔钱想要回到手里,要么买他们的房子,要么租他们房子。

还有土地使用税,只是目前每平方米的土地使用税并不高,哪怕是万城基业拿的土地很多,税费总量和投资总量相比,占比依然很低。

当然,各种建筑设备的成本也很高,只是这些东西都是他们自己生产的,有相当一部分资金还是回到自己手里。

所以他们用产业链赚的钱,用来继续支持房地产开发,形成了几轮循环,导致他们的实际投资要远超过当初给的资金。

只是这么几轮下来,万城基业手里的可用资金就所剩不多,经过几轮循环,大部分资金都外溢出去了。

如此疯狂的投资下,成果也是非常显著,在建和已建的建筑面积高达70多亿平方米,其中商业地产总占比在8%左右。

如果按照每人40平方米的住房要求来计算,目前的项目可以容纳亿人居住,只是目前进城的人员数量远超过这个数字。

所以接下来几年,万城基业依然需要疯狂建设住房,全国现在有12亿人,按照最低要求60%的城镇化率计算,城市需要容纳亿人。

按照平均住宅面积40平方米计算,需要建设288亿平方米住宅面积,实际上还有很高的空余率,就按照最低5%计算,需要建设300多亿平方米。

加上商业地产面积,叶子书认为万城基业未来5年依然需要按照去年那种高强度建设,才能基本满足要求。

甚至还需要进一步增加建设力度,因为城市化速度可能比他想象要快得多,不能因为住房问题将这个进程给打断。

只是现在各方面成本都在提升,想要维持这样的建设力度,需要花费更多的资金,上涨最快的就是材料和人力成本,土地成本其实上涨还没有那么明显。

去年他们结余资金只有2000亿元,只够维持一个月左右的基本运营,去年净亏损高达万亿元,总亏损更大,达到了万亿元。

看到如此巨额的亏损,如果外人看了,估计心脏病都要犯,可是叶子书,以及万城基业却对此不是很在意。

他们在意的是钱能不能合理花出去,只要是合理花出去了,就是成功,未来总能收回这些投资,这点几乎100%确定。

经过过去一年的疯狂扩张,他们的产业链基本上已经成熟,特别是后端支持链条,不需要再进行大规模扩产。

如果不够的话,从外面购买,因为扩产之后,要不了多久就可能面临市场萎缩的情况,维持目前的水平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国内无法提供需要的东西,那就进口,赚了如此多的外汇,重要花出去,不可能真的只买老m的国债,那是最无奈的选择。

预防产能过剩,从现在开始就要考虑,哪怕真的过剩了,也不能造成很大的社会问题,需要考虑相对平稳的过渡方式。

实际上产能过剩,最大的危机是用工人数的减少,导致失业率上升,只要解决了人员过剩问题,其他问题都不大。

至于设备和产业过剩,更不用担心,直接卖给其他需要的国家就行,二手的更便宜,还是很受很多国家喜爱。

当然,也可以扩大对外基建投资来消化产能,前期如果人员无法安排妥当,可以使用这种办法,至少就业能够保住。

等到慢慢消化了从业人员过剩问题之后,再将这些业务逐渐淘汰掉,只保留一小部分用于维护的产能就可以。

其实万城基业需要考虑人员安排问题,不是从整个产业过剩才考虑,而是现在就要做人员安排,以便将旗下员工长久留在城市。

也就是说,需要给旗下员工找能够长久在城市生存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总是转战各个城市去干活。

等到活干完了,这些人如果没有其他城市谋生手段和途径的话,就只能回到老家种地了,而农村不需要那么多种地的人。

由于城市化速度更快,等到他们回乡的时候,还正处于年轻力壮的时候,回乡养老也不可能,总之会处于很尴尬的局面。

这个问题,他需要拿出来在年会上专门讨论,必须要提前做好规划,有序引导员工转型,为员工谋取持久发展的机会。

------题外话------

求订阅!

最新小说: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从四合院开始 失约四次,将她归于人海 误惹豪门:夺娶迷糊小甜妻 都市之最强狂兵(又名:都市狂枭) 乖巧等你亲[校园] 攻略青楼乐师的那些年 猎户家的神医小娘子 洪荒:我真的不想突破 直播不整活,那你直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