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小说 > 玄幻魔法 > 败笔作 > 第7章 洛水城

第7章 洛水城(1 / 1)

<>东周国服洛水,前朝庆阳城,东周开国皇帝在此发家,在此立国,洛水百姓在乱世跟随皇帝东征北战死了几乎大半。

东周皇帝可以忘了谁,也不能忘了那逝去的亡魂,那无坟无冢的累累尸骨。

洛水不是东周境内最大的城,也不是最好的城,但是洛水繁华,整个东周国内,也许有比洛水更纸醉金迷的地方,但绝不会比洛水人更富有。

洛水城以南,流过东周境内最大的河泗水,终年哗哗水声不绝于耳,东周西境和北境的冬天是很冷的,也有茫茫大雪。

但是东周泗水以南,即便是冬天,也只和北境的秋天一样温和,都说秋又萧瑟,可南境的冬天,少了炎炎夏日的狂热,反而更有诗意。

洛水虽位于泗水北,也与南境差不太多了。有些树和那经不起折腾的花儿不一样,一年四季都不曾落过叶,也许有偶尔的几片泛黄,那也只是被树上的虫子啃咬的。

东周多少,东周也不少水,东周的天有时白有时蓝,东周的云在东周人看起来,是这片天下面最耀眼的。

东周虽然多山,可东周除了那望不尽的万妖林和看不透的阾山以外,几乎没有了多少高的山了,也许是天生初生之时偏向了这两个地方。

洛水北边不远处有座山,这山不如无尽山广,不如阾山广,不如赵国的山俊,可就是这座山加上了这片水,养育了昔日豪迈又善战的洛水人,洛水兵。

洛水民间传着一个说法,这东周的开国皇帝,白姓人家,当初是这脊山中的一户猎人。

自古皇帝给予自己的身份,不是天命,就是仙人。这说法很普遍,对于以往的皇帝来说,是大不敬。

曾经也有官员拿这件事上奏过,最后折子上只写了两个字“不差”从不再无后音,那官员思来想去也想不出皇帝陛下说的是他奏的不差,还是这民间说的不差?

只是后来他明白了,因为他无论如何始终不能在官位上更进一步,俗话说逆水行舟,既然不进,肯定要退,直到他归乡养老,皇帝命人告诉他一句话,话是这样说:“洛水人,洛水命,怎料做得一夕帝王,非天人,非天命,何苦为难我洛水百姓!”

有人说东周始皇帝草莽庸俗,可他缔造了一个国家,有人说东周始皇帝无能无志,可他结束了整片中原四分五裂。

曾经有位大臣临终告诫子孙:“我东周开国皇帝,少时喜爱读书,无奈的是家中书少,只有寥寥数本,即便如此他也要每天翻一遍,后来做了皇帝了,仍然要每天翻上一番书籍读一读,不同的是,现在能读的书多了。陛下的书房我经常要去一去,不大,却每本书陛下都读过。身为皇帝尚且如此,你们这些子孙若是不努力,将来怎敢说是我东周儿郎,怎敢说是我子孙?”

东周这位开国皇帝的书房并非是御书房,他命人在皇宫内一处偏僻地方搭建了个小屋,简陋。

他经常说:“我是普通人出身,看着这屋子读书读的心安,每每望见这房子,我就能想到当初住的地方,又想到天下黎民还住的不如这里。还有就是,哪国皇帝都想子子孙孙能守住这国,不过这么多朝代,哪有什么万世的基业,也许有一天我的子孙后代也会和那些人一样,祸害子民。我不想让他们玷污了我的手拿过的书,等我死了以后,这片地方就让人锁住吧!我舍不得让这些书跟我培养埋没在地下,将来有一天,若是有位读书人能拿得起这些书,也不枉我费这些事了。”

这位老臣不是首辅,不是宰相,但他却是最符合这陛下心思的人,他一生清廉,官位从二品,经常和东周皇帝在书房前席地而坐。

弥留之际,他仿佛又看到那一身大黄龙袍被风一吹的飘然,又看到那后半生竭尽全力,也没有实现让天下人恢复往日的盛况最后怀着抑郁的皇帝。

洛水城中皇都在最西边角,当初立国以后,这从没有做过国服的洛水城除了那片地方尚且腾得出空地,其他地方都是住了多少年的洛水百姓。

在战场上从不心慈手软的皇帝没有让人搬挪,而是选择了这片偏僻的空地修建皇宫。

初定的皇宫不大,看图纸上的面积尚且不如其他地方皇宫的一半大,后来施工完成,才发现比图纸上扩大了不少。

奉命修建皇宫的人虽不是全部处死,那些自作主张扩大地方的人被皇帝亲手斩与闹市。

“皇上,夜深了,该休息了!”

皇宫中,御书房的牌匾即便是金子做成的,在夜晚的阴暗中也不复荣光。金子再耀眼,没有光去照射的话,也不过和一块石头一般。

皇宫内的灯在夜晚从没有灭过,整宿整宿的通明剃亮。皇宫外三千精甲兵驻守,洛水城七万禁军防卫。

即便这样,这洛水城也从未安宁过,皇宫坐落之地,岂会有安稳踏实之说?即便隔着这厚厚的宫墙。

御书房内低头正看奏折的雍容皇帝抬起早已经疲惫的头颅,他和先祖不同,先祖立国时,听闻身形消瘦,面容黢黑。

过了几近二百年了,宫内的皇帝还是姓白,可容颜早已经大不相像了。金冠束着花白的头发,皮肉松散,眼皮不知是因为时光侵蚀还是太过劳累,有些耷拉。

白陌人一只手提着毛笔正准备批阅下一个奏折,被守在外面的公公出声打扰,他也没有责怪的意思。

他放松了下身子,顺势躺在镶着金的龙椅上,这才把写字时候撑着的左手腾了出来,他揉了揉盯字盯的有些酸涩的眼睛,眼中有些许泪水涌出湿润着眼眸。

“几时了?”白陌人喉咙有些干涩,从坐在这里批阅着杂七杂八的奏折开始他就没喝过水,就这样还剩下不少没有阅过。

刚才说话的公公正弯着腰眼光看着自己的脚尖。前年一直在皇上身边的老公公死了,他才有幸来到了已经年迈的皇上身边侍奉,这皇上看奏折的时候不让人守在他身边,就算出门都要把御书房的门关上。

他侍奉了皇宫内多个主子了,他也知道身份越尊贵的人越是有些和平常人不一样的习惯,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以前的时候听闻皇上勤劳,刚开始他还不信,他得空还想偷闲一下,更何况九五至尊天下共主的皇帝了,可是他见了这个皇上才知道,原来做皇帝也是那么辛苦啊!

他早已知道皇上看起来面容冷峻,其实他并不像多数宫内人一样喜怒无常,常言说伴君如伴虎,可自从跟了这皇帝以后,话都没说上几句,那能惹怒龙颜!

疲惫的声音穿过御书房紧闭着的门传入他耳中,清晰的声音有些无论如何也隐不去的疲惫。

“回皇上,已经到了鸡鸣四更天了!您明早过了五更天还要早朝,该去休息了!”

虽然他没见过皇上动过怒,但他从来都把自己放在薄饼之上,小心翼翼,只有这样才能活的久远,他可不知道那天因为一句话把他这个小公公砍了,朝中的臣子们尚且可能有人说情,他这种公公身份,死了就是死了,和死了一只蚂蚁差不多。他说话从不敢粗声大气,生怕惹了主子不高兴。

白陌人用力撑起了身子站稳了才松开手,双腿沉重的迈不动步子了快,尤其是一到下雨天,他这双腿就更不得劲了。

他的背已经佝偻了,哪里还像年轻时候笔直如松。人老了就是老了,就算是皇帝也得老老实实的服老不是。

白陌人和身后的公公走在路上,脚步声虽浅,但在寂静的夜里却如此清晰,夏日的月亮虽然不圆,却是那么亮,银色光辉照在老人银白头发上,反而衬托出别有的风姿。

白陌人,东周第七任皇帝,先皇一生膝下子嗣不多,一个早夭,一个年少时因为碰撞造成了失智。

白陌人虽然身为大皇子,直到继位登基前五年才成为正式的太子,东宫之主。

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他明白,也不明白,他父亲为了一位女子可以十年不早朝,他亲身经历过东周动荡。

北方动乱,朝中一片哀声叹道,当时东周刚经历过盛世,国力强盛,民心犹在,动乱很快平息,这次动乱历经十年。

周围国家虎视眈眈,都在等着东周内耗,一旦抓住时机,必定大举进攻东周。

先皇虽不理朝政,在这之前却提拔了一位年仅二十七的首辅,这位在朝中的众人眼中如此年轻,也就是他,力挽狂澜,替皇帝安排身前事。

有话说过慧易夭,也许是他太聪敏遭天妒,离动乱平息仅半年时间,病入膏肓的他再也撑不下去了,未曾亲眼看到天下又重回太平,也许是上天残忍,也是东周之大不幸。

有人说,东周在动乱年代有他这位首辅实乃东周之大幸,后面也许还有一句,东周有这任皇帝也许是东周之大不幸未曾敢说出口,可能历经百多年后,史书上会有此评价。

这话传入首辅耳中时,他离去世也仅仅只有数天了,整日卧病在床,四肢早已麻木,他说:“若是可以,东周可以没有我,只要有位勤恳皇帝就好了。”

在他一气归西时,十年未曾露面的皇帝出了宫门,近几年宫中待的这面容焕发,颇有神色。

首辅死后,皇帝本想让人厚葬建祠,首辅家中下人说:“首辅之愿便是葬在洛水城外的那座山中,墓地已经找好了,是他自己选的,首辅说,在那里,他能死后继续看着这洛水皇城和那皇宫中的龙袍人。”

兴许老人之愿打动上天,在他死后不久,皇帝恢复早朝,众臣欣喜万分。

此后十数年东周在慢慢恢复,皇帝也非寻常人,有非凡智,一系列颁布法令合时合情合理。

但东周终究是动了元气,哪能是一朝一夕便能恢复过来的?也许再让他在皇位之上呆个十几二十几年,东周说不得会迎来第二个盛世。

嘉元三十六年,东周皇帝驾崩,洛水哀鸣,举国缟素。

写史书的人不敢评,读史书的人不敢看,亲身经历的不敢言。是是是非,也要等上不少时候留与后世评说了。

到那时,或许褒贬都有吧?

东周有太子,先皇留遗诏。东周皇位再也没有这一次和平和安稳的了。先皇一生就两个子嗣,还都不是皇后所生,一个痴傻,也只有这个白陌人了。

新皇经历过北乱,看过先皇不早朝,听过民间哀声怨道,读过圣贤书,独独没经历过夺嫡,不曾养成声色内敛凶狠戾气的习性。

他自登基之日起,便勤勤恳恳,无论谁人奏折,无论所言何事,均要一一过眼。

登基三十二年间,不曾缺过一次早朝,不曾迟过一次朝会。

他和先皇一样有情,和先皇一样英姿飒爽,却缺了先皇审时度势和聪慧。

这么些年来,他所做的都是按部就班的从以往的东西中补缺。

若是这样说,他白陌人一生勤勉如一日,他白陌人不曾与东周有功,也无过。他白陌人登基年间,众臣挑不出毛病,也挑不出优势。

这些年也是宫内外最为清闲的时间,没有大事,小事也不多,丝毫不像刚经历过内乱一样百废待新。

“皇上,前面就是万淑妃的宫苑了!”

“那就到这里吧!朕有些走不动了。”

“皇上,奴婢扶着您。”公公连忙搀住龙袍男子,他说:“明天让人抬顶轿子过来,这样您就不用那么累了。”

白陌人想了一下说:“也好!”

公公只听的一声叹息,又听见这身份尊贵人说了句:“人老喽~走都要走不动了。”

公公看见前面有台阶。

“皇上您慢点,前面当心些。”

有宫中巡视的宫女太监看见一个中年公公服饰搀着一个男子边说边走的往万淑妃那里走去。

不用离近就知道,被扶着的那位是宫中之主,这宫里的人都要围着他转嘞!那里还敢上前查看,都已经躲得远远的了。

这一幕,哪里还像一个主子和一位奴婢说话,分明是有说有笑的如友人一般渐行渐远消失在了门口。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战神狼王于枫 名门嫡姝 慕安安宗政御 凤九儿战倾城 永恒武道 至尊仙道 宋倾城郁庭川 望门庶女(全本) 刘玥甄六兮寅肃_ 与君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