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别人的要求,哪怕是实在无法办到的情况下,也会给对方带来不愉快,甚至会伤害对方的感情,使多年来结下的真诚友谊罩上一片阴影。
怎样才能既拒绝别人的要求,又使对方欣然接受,不产生不愉快之感,这是人们在交往中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
下面是一位教师的经验:
去年,我们家属院办了一个高考补习班,聘请市内一流的中学教师任课。班型小,管理严,升学率高达70%。这个消息一传开,要求进补习班的人蜂涌而至,光是家属院里的孩子就把一间小小的教室挤满了,院外的一些人也想往里挤,通过各种关系找上门来。
于是,我这个普通教师的家里也出现了说客盈门的局面。来送孩子进补习班的人,大多是老领导、老同事、老熟人,而教室只有一间,实在无法容纳。怎样拒绝这些抱着殷切希望而来的请求者,一时间我也被这个棘手的问题难住了。
经过一段令人烦恼的思考之后,我抱定了一个宗旨:在拒绝中寻求理解。为此,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先表示尊重,然后据实陈述
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不宜一开口就说“不行”,应该尊重对方的愿望,先说赞成、同情的话,然后再讲清实际情况,说明无法接受要求的理由。
我在办高考补习班时,遇到不少这样的人,一见面就直接了当地提出要求:“我的孩子没考上大学,没别的办法,只好上补习班,请你帮这个忙。”我不急着说“不行”,而是接过话茬说:“是呀,孩子考学是大事,谁能不操心呢。去年我的孩子没考上大学,急得我没办法,才办了这个补习班。”然后再据实陈述情况:“我们这个高考补习班只有一间教室,很小,已经挤得满满的,讲台两边都摆上书桌了,实在没地方……”
由于先说了那些赞成、同情的话,尊重了对方的愿望,就有了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感情基础,对方才能相信你所陈述的情况是真实的,相信你的拒绝是出于无奈,是可以理解的。
俗话说:“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一个人有求于人时,往往都带着惴惴不安的心理,如果一开始就说“不行”,会使对方不安的心理加剧,失去平衡,产生强烈的反感。
多找几个人,就有了旁证
拒绝别人的要求,最好多有几个人了解情况、看法一致的人在场,这倒不是以多压少,而是当场就有了旁证,能增强所陈述理由的可信度。
有一次,我的现任领导要送一个孩子上补习班,我就以“商量商量”为由,从补习班的老师、学生中找来几个人,让他们在场,这样,在我陈述补习班的具体情况时,他们自然而然地要插上几句:“教室大小了,不能再加人啦!”“休息时老师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那怎么行呢!”甚至有的人还对我发上几句牢骚,说几句埋怨的话。
一般地说,向别人提出要求时,心里总是不落底,带着几分疑虑:他能不能满足我的要求?他说的情况是真的吗?只有解除了这些疑虑,对方才会相信你的拒绝是出于无奈,是真诚的、可以谅解的。
古人云:“众口烁金。”一个人说的话再诚恳、实在,对方也觉得是一面之辞,将信将疑,有了在场人的七言八语,就不容对方不信了。实地看一看,让事实说话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在拒绝别人的要求时,事实就是一堵墙,铁一样的事实摆在眼前,无论怎样坚持意见的人,也不能不撤回自己的要求。
有一位老同学要送孩子进补习班,由于成事心切,不管怎样说明实际情况,讲出多少困难,他就是不信,实在没办法,我只好带他到补习班的教室去看一看,再拿上卷尺,把空下的地方量一量,看能否再放下一张书桌。当他看到实在是连一张书桌也放不下时,只好摇摇头说:“是不行,实在不行了。”并连连道歉:“真对不起!没想到是这样。”
一般地说,只要还有一线希望达到目的谁也不愿意轻易地接受拒绝。到现场去看一看,让眼前的事实替你说出拒绝的话,也就断绝了对方的最后一线希望。由于是在事实这堵墙上撞回去的,也就不会怨天尤人,自然会谅解拒绝者的苦衷。
讲清利害,你我共担风险
提出要求的人一心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很少考虑给别人带来的麻烦和风险,如实地讲清利害关系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并把对方也拉进来,共同承担风险,会使提出要求的人望而止步,放弃自己的要求。
有一位老同学要送孩子进补习班,看教室里实在没法再放一张书桌了,仍不肯放弃自己的要求,又提出:“能不能在过道上放个凳子,没有桌子也行啊!”
我说:“你看,过道这么窄,如果再放上一个凳子,老师走不过去,没法指导学生做作业,影响了教学质量,误了孩子们的前程,你我都不好交代啊!”
他想了一会儿说:“是呀,我是一心想让孩子上补习班,一时没想到那么多,经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这个办法不行。”
由于共担可能出现的风险,对方就能由已及人地去想问题,体谅别人的难处。
登门谢绝,变被动为主动
提出要求在先,拒绝要求在后,这是天经地义的。所以,拒绝别人的要求总是被动的,很难预料的是谁、在什么时候、会提出什么要求,而且对方的要求一经提出,又总得当面有所答复。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争取到一点主动权,去登门谢绝。
有一次,我出差回来,爱人告诉我,我的老师的孩子想上补习班,打算晚上来找我。
听到这个消息,我马上跑到老师家里,对他说:“实在对不起!补习班的教室太小了,连一个空位置都没有,实在没办法,赶紧另外找找地方别误了孩子的学习。”
他说:“这本应该我去求你,反过来叫你跑这么远的路,实在过意不去。看来是一点办法没有了,不然你就不会来登门谢绝。”
仔细想一下,登门谢绝起码有三个好处:一是以满腔的热情暖住对方的心,拒绝了也不至于使对方感到冷落;二是表示愿意为对方效微薄之力,既肯不辞辛劳地登门,可见拒绝是出于力不从心,能得到理解;三是变被动为主动,以求助的方式请求对方接受拒绝,是出自尊重,不会伤害对方的感情。特别是对长辈人提出的要求,如果不能接受,采取登门谢绝的做法是再好不过的了。
多讲别人的长处,别人的比我的更好
大凡来求你办事的人,都是相信你能解决这个问题,抱有很高的期望。一般地说,对你抱有的期望越高,越是难以拒绝。在拒绝要求的谈话中,多讲自己的长处,或过分夸耀自己,就会在无意抬高对方的期望,增大拒绝的难度。如果适当地讲一些自己的短处,就降低了对方的期望,在此基础上,抓住适当的机会多讲别人的长处,就能把对方的求助目标自然地转移过去,从而达到拒绝的目的。
有一些人要送孩子进补习班,在听我讲了种种困难之后,知道自己的要求不能如愿,常常为难地说:“这可怎么办呢?”我就抓住这个机会说:“我们这个补习班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办得也不算好。某某单位办的补习班在师资、设备、管理等方面都比我们这里好,明年的升学率肯定超过我们。如果你想去那个补习班,我可以同那个校长打招呼,让他无论如何给安插进去。”这样说了以后,大多数人都会欣然接受。还会说上几句感激的话。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通过你的谈话,他对别人的期望增高了,想而往之,求助的目标自然转移,你又肯从中帮忙,使他得到一个更好的归宿,当然会表示感激,这样,被拒绝的失望与烦恼就被意外成功的愉快和欣慰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