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全靠走销量的快餐一旦横空出世,造成的影响之大不足为奇。
不说米饭管饱不收钱就够惊人的了,杨汉还用上了此时非常罕见的炒菜,说是炒菜,其实只能算是半炒半烩。用的是炒菜的技法,但限于没有铁锅,用的是陶瓷锅,吸热慢,耗时长,温度不够,但好在也发挥出了油脂的香味,比大部分的宋人都是将肉或者蔬菜用水煮炖,然后放些荤油增香要好得多。
毕竟油脂要高温才能更容易挥发出香味啊!
炒菜盛行之前,古人做饭的方式除了煎炸烹煮蒸等技法外,多是烩,就是先放食材,然后加水,再之后加荤油用来增香提味,自然没有炒的香。
炒菜技法其实简单无比,但为何很多人不会呢?还是因为铁锅没有普及,像杨汉那样用陶瓷锅时间太长,酒楼如果用这种方法,客人都走完了。普通家庭因为耗时长,费工夫,需要的柴碳多,成本高不舍得。
杨汉做的快餐就不一样了,用时虽长,但每次炒一大锅,够百十人吃的,还是个性价比的原因。
当然这也跟杨汉找准了定位,贴合当地环境有关。杨汉知道不是贵的精美的才是好的,而是找准定位人群,合适的才是对的。这里的顾客都是些出苦力的,快餐简洁快速,能节省时间让他们休息,要知道他们干的可都是重体力活,睡个午觉对恢复体力非常关键。
还有肉多油脂足,能满足矿工们体力的大量消耗,最重要的是价格低廉,很多人吃的起。同样的价格,快餐肉多油足,还管饱,也难怪抢了别家的生意。
那么,炒菜真的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这点毋庸置疑。不然也不会只有东京汴梁少数大酒楼掌握了,还严防死守。
要知道冶铁春秋时就出现了,与之相关的有著名的干将莫邪宝剑。到了汉朝冶铁更是大量兴起,之后无论是铸造铁锅还是单纯的锻打铁锅,也都相继出现,只是质量不怎么好而已,这对封建史中冶铁业登峰造极的大宋来说,不难,难的是成批量的生产。
在加上中国人自古就缺油脂,这点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才逐渐改善并消除。植物油,更是早就出现了,但因为油烟较荤油少,一直充当着灯油的角色。荤油的多少又取决于牲畜数量,中国人是农耕民族,肉食占比又较少。
可是为何炒菜之法到大宋才突然出现呢?杨汉认为不缺少智慧的偶然乍现或者说纯属偶然。也许某一天,某一个大宋东京人,突然想到烩菜时既然可以加点荤油,让饭食更香更好吃,为何素油(植物油)不行。也或许他违背了常识,或者放错了次序,先放了油,烧热之后才放菜,机缘巧合之下,发现竟然美味无比,肚子更舒服(易消化吸收)。所以炒菜开始出现,并且一开始被当做秘技,秘不示人。所以,炒菜成了只有东京汴梁少数大酒楼才能掌握的秘技。
自此,中国人就蒸煮烹炸等食材的处理方法外又多了一种炒,炒菜也开始在历史上出现。
当然也可能炒菜技术早就出现,也没什么神秘,但没有传导热量快的铁锅,发挥不出它的最大效率,一直没有传播开来。直到北宋时冶铁技术大爆发,铁锅开始大量的出现,炒菜自然而然的流传开来。
并且随着野蛮金兵南侵,宋朝大量权贵富户跟着宋高宗赵构南迁行至临安,并随着南方大开发,由此传播到整个中国。并且在明朝时炒菜技术已臻至成熟,而后来的鞑子伪朝时期只不过是菜式增多,几大菜系自然而然出现而已,如同瓜熟蒂落,是整个华夏菜系自然而言的演化结果。跟鞑子伪朝一分钱的关系都没有,更没半点屁功劳。就如同后世建国后新菜式还不是同样出现,不断增多。
而所谓的满汉全席,呵呵,那是鞑子不要脸的往自己脸上贴金,鞑子崛起前跟野人一般,连奴隶社会都不是,处于原始氏族部落时期,落后明朝中央集权整整三个社会阶段(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央集权)。野人一般的鞑子生活在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冬天为了不冻死,住在地窝棚里抱着猪睡觉取暖,他们有个屁的菜式,还不是拿汉族菜式,冠以所谓的满族吃法,前面加个满字,就成了满汉全席。
说个让人捧腹大笑的例子吧!后世有所谓的“涮羊肉是虎逼裂发明的”,但在汉朝大墓出土文物中就有火锅器具。古代保护耕牛不让杀,猪肉又不是贵族食品,那么问题来了,贵族们用火锅吃的是啥肉?你要说古人只会用火锅煮大块羊肉,那当我没说。
春秋时更是有吃火锅的方式,光是蘸料就明确的分为多种,还明确记载在周礼中。
后世中国有八大菜系,一百多种烹调方式,但要让中国人来说,哪种烹调方式用的最广,最能代表中国的烹调技法?我想很多人都会心照不宣的选“炒”,因为它用的最广,最普世。
由此可见“炒菜”的影响之大,他不光影响了后世千年,它最初在北宋汴梁出现,也影响了大宋人啊!
虽然一开始快餐店就火爆非常,但杨汉知道还能更进一步,可供改进的地方多了。后世虽然无奸不商,别管诚心不诚心,但服务种类之多那是没的说,杨汉可以照搬啊。
比如免费的茶水供应,哪怕都是些老茶,茶末,甚至茶梗,但解渴啊,总比凉水有滋味吧。还能提供肉汤喝,放些骨头,碎肉煮骨头汤,惠而不贵的事情。如果是夏季炎热季节,那就煮上好多缸藿香水,薄荷水,清热解毒又防暑。
还能用上后世的广告宣传方法,头一个月,或者每天前十位免费等等,这个年月可不常见,可是大杀器。
还有服务态度好一些,不说露八个牙齿,但笑脸迎人能做到吧。
嗯,不是光说说而已,杨汉还真的打算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