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公大纱厂附近,看到攻击部队正隐蔽在街道的两侧。南京的装甲兵团派了两个战车连前来助战,都是英国的维克斯坦克,只有6吨重的轻型坦克。521团团长陈颐鼎让这两个连进攻敌人的核心据点:公大纱厂的仓库区,两个连长都不同意,说没有步兵掩护他们没办法进攻。陈颐鼎气得跳脚,你们浑身都包着铁还让我们穿一层布衣服的保护你们,到底谁应该保护谁呀。
杨才声一听就知道这个团长压根就没有坦克作战的经验,他走过去亮明身份劝这个陈团长莫急躁。坦克的视野太小,没有步兵掩护确实比较危险。
陈颐鼎看来是听明白了,他交代手下的连长跟着坦克行动。杨才声看到那个连长为难的表情也知道心里很不愿意,但他也不好过分的插言指挥。不过他不同意把两个连都押上去,建议陈团长先上一个连。
战车连长赵鹄振很不错,没有说什么就率领十三辆维克斯坦克向前冲去。但是冲着冲着步兵就跟不上了,维克斯的速度虽然不像BT那么表态,但也比步行快得太多了,看来这坦克兵也没有跟步兵配合的意识。杨才声在望远镜中看到步兵好像也不愿意在坦克旁边挨枪子儿,所以就越冲越慢。逐渐的坦克跟步兵就越拉越远,杨才声心说要糟。果不其然坦克在短暂犹豫之后又往前猛冲,很快街道两边就窜出来敌人的反坦克手,一阵的集束手留弹猛炸,腾起的烟雾几乎遮住了望远镜。
烟雾散去之后,远远的就能看到有好几辆坦克飞速的逃了回来,还有三辆明显已经被炸毁了。更让人郁闷的是,有两辆被人家俘虏了,坦克兵被拖出来就地枪杀在街道上。逃回来的坦克兵望着被杀的战友怒不可遏,大骂德械师的士兵不值得自己帮忙,老子要回去、老子不干了。那个连长赵鹄振可能已经阵亡了,反正杨才声没找见他。
杨才声劝开了双方的人,问战车连的战损情况怎么样,那个坦克兵兀自气呼呼的,说毁了三辆、被俘两辆,逃回来的8辆,几乎个个带伤。杨才声不同意另外一个连长要再冲一次,这个连长杨才声也顾不得问他的姓名,只是跟他说还是要多少练一练步坦协同。怎么样进行步坦协同,其实坦克兵都学过,也就是德械师的步兵还缺乏这方面的意识。这个连长跟步兵连长一阵的比划,步兵算是明白了,原来这些大家伙也有脆弱的地方。
杨才声喊住这个连长,叮咛他可别开的太快了,刚才就是因为步兵跟不上,才被日军的反坦克手得了手。又叫来步兵连长,千叮咛万嘱咐要求步兵一定要跟紧了坦克。也不用怕,只要保持在坦克的投影夹角里边就没事。看到这个连长听得有点懵懂,杨才声指了指坦克后边的几十米范围内,划了一个圈。
这一次的突击就明显比第一次好得多,日军的几波爆破手都被尾随的步兵打倒在地。看着前仆后继的反坦克手,杨才声心中叹气,国军士兵普遍没见过坦克,难免会有恐惧心理。日军的训练真是到位,士兵们不但不怕坦克,而且深知坦克的弱点在哪里,他们炸坦克甚至有点欢呼雀跃的意思。他们即使没有反坦克器材,就是依靠集束手留弹也能挡住坦克的冲击。
突然杨才声的望远镜中看到了什么东西,他大喊迫击炮准备,三点半方向急速射!在坦克冲击之前,杨才声已经布置了两门迫击炮候命。现在87师的战防炮已经全灭,只能靠迫击炮来对付敌人的重火力。六发迫击炮旦飞了过去,炸起几束烟雾,透过烟雾杨才声清楚的看到那两门战防炮还在朝前移动。杨才声气得拔出手枪:再打八发,如果还是打不中就全部枪毙!
没想到不催还好,越催炮兵越是紧张,八发弹着点还不如刚才的六发。倒是炸中了不少步兵,但那有什么用,敌人的战防炮还是调整到位了,炮口火光一闪,就有两辆战车被打爆了。
看到剩下的战车还是慢吞吞的,杨才声不由得急道:还不加速急冲,等着挨炮弹吗?他急有什么用,坦克又听不见,还是按照出发时商议的要照顾步兵的速度。这时候一是要靠迫击炮的火力打击,二就要看坦克能不能快速机动、靠自身的移动来破坏敌人的瞄准。杨才声气得差点把望远镜砸在地上,真是一群废物,什么情况该干什么完全没有章法!
这个时候紧急撤退是更糟糕的选择,那样战防炮追着打战车还是保不住。现在还有10辆战车,这10辆要是再报销了,后续的进攻要出大事了。杨才声想到这里就命令身边的陈颐鼎,马上吹号,向左右散开,马上!
杨才声是典型的参谋心态,未及胜先虑败。他在战车出发之前就规定,如果冲击不利,战车和跟随的步兵要在听到号声后马上向左右散开。因为这条街左右都是很窄的小弄堂,按道理坦克不应该进去,因为根本没法掉头,这样太影响机动。要是敌人的反坦克手藏在两边房顶或者是二楼上,防不胜防。
但现在迫击炮消灭不了敌人的战防炮,坦克停下来射击只能让人家打得更准,那时候的坦克还做不到行进间开炮。两害相权取其轻,不让坦克借助弄堂躲避敌人轰击,恐怕弄不好会全军覆没。毕竟步兵拿敌人战防炮是毫无办法的,但对付敌人反坦克手就比较有把握。
当然杨才声不能直接指挥部队,还是得通过陈颐鼎。但现在这种情况,陈颐鼎又怎么可能顶撞杨才声呢?号声穿透整个战场,不管是坦克还是步兵,都是如释重负,纷纷涌向左右两边的小巷子。
杨才声望远镜紧盯着两边的弄堂,唯恐看到或听到什么大爆炸。还好敌人可能是兵力不足,两边巷子只有一点点枪声。不过就是这一变方向,又损失了一辆战车,好在迫击炮总算有了一点发挥,杨才声望远镜中看到一门敌人的战防炮飞上了天。
按照计划,步兵进了弄堂之后,除了要严密保护战车之外,不再冲出去而是就在弄堂里边穿墙前进。用炸药把楼房的墙壁炸开,在建筑中穿行,避开敌人的强火力。杨才声通过望远镜就可以看见,一股一股的小部队穿墙前进。敌人的炮火虽然疯狂阻击,但没办法阻止攻击部队一步一步的向前进。
陈颐鼎在旁边高兴的喊着,上去了上去了,还是杨长官这个办法好!杨才声也高兴,但他明白现在高兴还有些早。因为敌人的核心据点附近的民房早已被拆光了,最起码有150到200米的开阔地,那才是真正考验部队的地方。
敌人的核心据点公大纱厂的仓库区,全是二层的仓库,但建筑标准远远超过一般的工业建筑,全是一色的钢骨混凝土而且是超标准建设,墙体足有50公分厚。炮十团先后打了一个基数的炮弹,一个是打得确实不够准确,另外也是仓库太坚固,竟然主体丝毫未损。
炮十团是中国最先进的150毫米榴弹炮,24门炮每一门只有200发炮弹,这已经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口的。打没了还得进口,所以国军定的基数就比较低。美军榴弹炮一个基数是400发炮弹,国军德械师75山炮一个基数是150发,战防炮直接一个基数就500发,但是150榴一个基数才100发。就这也是到了国军运输能力的极限,也就是说,不光不好买,也不好运。可是问题就在这里,炮弹少不舍得练,不舍得练就打不准,打不准就更浪费炮弹,无穷无尽的死循环。
看到日军在舍命向左右两侧的弄堂冲击,杨才声招呼另几门迫击炮进行遮蔽射击,打得虽然不如人意但也遏制住了日军的反冲击。冲锋部队逐渐运动到了建筑密集区的边沿,杨才声看到另一门战防炮已经被轰掉,吩咐陈颐鼎组织剩下的8门迫击炮全力轰击敌人核心据点,吹冲锋号全部战车和步兵全体冲击。
战车驶出弄堂,杨才声紧盯着敌人的工事,很快就发现日军最少还有七八门战防炮,大部分藏在仓库二楼,暴露面非常小。就这几分钟我们就损失了两辆战车,杨才声见迫击炮打不掉敌人的火力点,吩咐陈颐鼎吹号暂时停止进攻。陈颐鼎不愿意,他觉得现在应该是一鼓作气的时候,稍有犹豫将前功尽弃。杨才声坚持让战车和人都退入弄堂,双方就此陷入僵持,日军也没办法歼灭弄堂里的我军,在迫击炮遮断射击下他们的步兵也靠不上来。
攻击暂停之后杨才声要求陈颐鼎再联系一下炮十团,看能不能用150榴再轰一次仓库区。炮十团的回答是门也没有,已经打掉一个基数再要全部打光除非委座下命令,张治中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