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小说 > 其他类型 > 明末之兴汉 > 第181章 援军到达

第181章 援军到达(1 / 1)

看到多尔衮神色不太好,众人都不敢开口说话,现场一片寂静。

正在多尔衮思索的时候,豪格开口了:“十四叔,是杜度哪里出了什么状况吗?”

多尔衮摇头道:“杜度那里没有什么意外事件,不过卢象升倒是给本王出了个难题啊。”说着将手上的书信递给了豪格,这个事情也没什么好避讳的。

豪格接过信快速的浏览了一遍,诧异的对多尔衮问道:“卢象升想要用手上的我大清勇士换回朱由枢?”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朱由枢的身上。

朱由枢此刻连大气都不敢出,说实话这一幕对他来说都非常突然。

本来以为此生已经无望,没想到还有绝处逢生的机会。现在他的内心里不住的对多尔衮呐喊:快答应他!快答应他!

这一刻朱由枢对卢象升的好感度直接爆棚,在所有人都无能为力的时候,只有卢象升在想办法救他,这份恩情实在是太大了。

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朱由枢装作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只盯着地上的砖缝一动不动,犹如老僧坐定般。

多尔衮看了朱由枢一会,饶有趣味的开口问道:“德王,卢象升想要把你换回去,你怎么看?”

朱由枢连忙站起身子,拱手施礼道:“此事应由睿亲王定夺,小王一切听从您的安排。”

寄人篱下,生死操于人手,朱由枢早就认清了现实,显得非常乖巧。

多尔衮见状也没有多为难他,挥挥手说道:“你先下去休息吧。”

“是,小王告退。”说完连忙拉着儿子出去了,心中有了期盼,脚步都显得有力了很多。

“现在大家就这件事情议一议吧。”多尔衮话音刚落,那些陪酒的女人们立马起身告退,接下来的时间不是她们应该参与的。

大厅内的气氛顿时严肃起来。

“卢象升手上有六百多我大清的勇士,他愿意用其中的五百人换德王一家回去,大家觉得如何?”多尔衮简略的将事情大致说了一遍。

“十四哥,卢象升手上真有那么多勇士吗?”多铎问道。

“还不清楚,让信使进来吧,本王要问一问。”杜度的信中只是简单的说明了情况,卢象升的信里面有用的信息更少。

很快杜度的信使就来到了大堂,将自己的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多尔衮,并带来了杜度的请求,希望多尔衮能够救一下那些满清勇士。

如果多尔衮不答应此事,以明朝多满清的愤恨程度,这些俘虏最低也是斩首,一些地位高一点的被凌迟处死也不是没有可能。

按照信使的说法,六百多人被俘是实情。不过里面真正的清军只有两百多,剩下的都是蒙古人。至于那些被俘的汉人清军、朝鲜清军,不光明军没有拿出来说事,就是清军自己都将他们无视了。

按照卢象升的交易方案,这两百多清军是绝对都要换回来的,否则多尔衮也不可能答应。

原本以为是六百多清军,多尔衮觉得换一下倒也划算。现在知道只有两百多清军,其他的都是蒙古人的时候,心里就有点膈应了。

对于蒙古人,满清是既要用也要压,毕竟大清的人口实在太少,而蒙古人是非常得力的友军和炮灰。在历次入关作战中,这些蒙古人都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看了看大堂内端坐的几个蒙古贝勒,那些说换蒙古人不划算的话是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的,实在是太影响团结了。

那几个蒙古贝勒也不傻,连忙起身对多尔衮说道:“睿亲王,那些蒙古勇士也是为大清征战明军而被俘的。还请您看在他们曾经奋勇杀敌的份上救他们一回,我们所有蒙古人都将感谢您的大恩大德。”

杜度手下的蒙古人都是其他部落的人,与在场的蒙古人根本就不是一条心。但是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所有蒙古人必须展示一下团结,否则下回这种事情落到自己身上怎么办?

至于最后多尔衮是否应允,那就不关他们的事情了,毕竟他们已经努力争取过了不是?

“蒙古诸部对大清的忠诚皇上和本王都很清楚,本王对所有蒙古人一视同仁,不会不管他们的。”多尔衮安抚道。

排除了其他的因素,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了:换还是不换?

对于这个问题,在场的众人是众说纷纭。

有认为该换的,反正那个德王看着就是废物一个,拿来换满清的勇士,怎么也划算。

有认为不能换的,认为这是满清第一次俘获大明的亲王,对于大清来说意义重大。而且事关大明亲王如此敏感的人物,没有皇太极的许可,谁敢随便同意?

多尔衮也在思考这个事情的利弊。

德王对大清的最大价值就是打击明朝的信心和威望,这种事情涉及到政治手段,向来是皇太极的专属领域。而这种政治层面上的东西比军事更加敏感,多尔衮实在不愿意轻易查手其中。

如果现在是在关外,多尔衮大可将这个难题抛给皇太极去处理,让他去头痛和两难。但是如果深入大明腹地,与关外的沟通耗费时日,在这个关口,卢象升绝对不会给自己太多时间。而且多尔衮需要尽快剿灭卢象升,大军每在关内停留多一日,消耗也会多一些,没有太多时间给多尔衮浪费了,所以这个事情必须尽快决定下来。

而且那些旗丁都是镶红旗的人,又不是他正白旗多尔衮的奴才,与他的关系实在不是太大。

不过他作为此次入关的统帅,在有机会拯救那些被俘士兵的情况下,任由手下的勇士被明军抓取砍头,对他的威信是个不小的打击。说不定以后大家都会将他视为不可信任的对象,失去将领们的支持。

是维持军心士气和自己的威望,还是因此而得罪皇太极,多尔衮面临两难的抉择。

“豪格,你怎么说?”多尔衮决定把豪格拉下水,作为皇太极的长子,他本身就代表了皇太极。

“十四叔,不是做侄子的多事啊,这么重大的事情没有皇阿玛点头,我也不敢随便乱说啊。”豪格也不傻,这种事情怎么看都不应该乱掺和。

“要是皇上离得不远,向他请示下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可现在,时间不等人啊。我军马上就要进攻李家庄,剿灭卢象升,要是我们不答应,到时候他将所有俘虏都砍了脑袋就没有机会了。”多尔衮继续逼迫豪格表态。

“十四哥,卢象升要用五百人换德王一家,他这是漫天要价啊,我们也可以坐地还钱啊。要他把所有俘获的大清勇士都送过来,这个人数我们可以清楚的很,别想耍花招。而且朱由枢一家除了朱由枢还有其他人也还有点价值,总不能就这么轻易的都换回去吧?依我看最多换一部分。”多铎这个时候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大家都眼前一亮。

“豫亲王说的对,换不换由我们说了算,换多少也由我们说了算,那能让南蛮子牵着鼻子走。”阿巴泰立马出言表示支持。

“朱由枢一家也就朱由枢本人最有价值,其他人倒是无所谓。如果是用朱由枢的家人换我大清的勇士,那这趟买卖可以做。”只要不是涉及到朱由枢,豪格倒是无所谓。

毕竟朱由枢是由明朝正式册封的亲王,价值根本不是其他人可以比的。

多尔衮想了会,觉得先按豪格说的交涉一下也好,说不定卢象升就同意了呢。

多尔衮叫来了杜度的信使,告诉他自己的决定,让他回去告诉杜度按照这个方案交涉。

杜度得知多尔衮同意交换,大喜过望,连忙派人与卢象升交涉。

只是卢象升也不傻,他拿这些俘虏去做交易,目的就是换回朱由枢。那是朝廷正式册封的亲王,其他人不过是顺带的。而且卢象升手上的筹码太少了,除了这些俘虏,根本拿不出多尔衮感兴趣的东西。

卢象升同意将手头总计六百多的俘虏全都放回去,但是必须拿德王朱由枢一家来换,否则宁可不换。

多尔衮见卢象升不上当,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如果这件事情只是少部分人知道,多尔衮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是卢象升通过杜度的手传递消息的效果现在就显现出来了,杜度为了换回自己的手下,安排人在大军中宣扬多尔衮已经同意交换俘虏,那些不幸被俘的士兵马上就可以回来了。

很快多尔衮大军全都知道了这件事情。

底层的官兵们想法自然没有那么复杂,他们知道那些被俘的官兵如果不换回来,绝对难逃一死。至于什么政治影响那不是他们可以考虑的事情,但是关系到自己的生死,他们还是格外关心的。所以对于多尔衮愿意用抓获的大明亲王去换俘虏,他们是非常感激的。一时之间,多尔衮的声望在大军中格外高涨。

多尔衮此时却对杜度恨的牙痒痒,这是在逼自己就范啊。

多尔衮不愿意自己一个人背这个黑锅,必须找人分摊自己的压力。所以多尔衮不断的暗示手下们,没有皇上的允许,他实在不敢下这个决定,否则一旦皇上怪罪下来,他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找皇太极汇报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大军中就有皇太极的代表啊。

所以各路人马在多尔衮的授意下纷纷找上了豪格,劝说他同意交换的方案。

哪怕是豪格这样的皇长子,也不敢轻易得罪这么多的人。被逼无奈之下,只得找到多尔衮协商。

最后多尔衮和豪格以及多铎商量的结果就是,朱由枢可以交出去,但是他的儿子朱慈赏必须留下来,好歹也是一个交代不是。

而且在交割的时间和地点上,多尔衮和豪格也打了个埋伏。他们的要求是既然大清的俘虏在卢象升手上,那么交换的地点自然是在李家庄。至于时间嘛,当然是由多尔衮和卢象升当面交易。

多尔衮他们认为哪怕将朱由枢交出去了,只要攻破了李家庄,朱由枢还是会回到自己手上。

接到回复的卢象升知道这只怕是清军最后的底线了,也没有继续纠缠,同意按照多尔衮的方案进行交换。

在运作俘虏交换的同时,李家庄的防御工程终于进入了尾声。比起以前简陋的防御设施,如今的李家庄虽然比不上那些正式的城池,但是防御能力已经大大增强了。围墙已经加高、加厚了,壕沟也大大的加深、加宽了。而且除了庄子的正门方向,其他地方的地面也被挖的坑坑洼洼的,阻碍敌军的行动。

防守设备也做了不少,除了原来的火炮,还加紧制作了不少投石机。所有能动的人都被动员起来制作弓箭、标枪之类的消耗品,大家都知道生死存亡都在这一次了,没有人敢懈怠。

别看卢象升现在和多尔衮你来我往好像很和谐、很热闹,但是双方都知道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不提李家庄里海量的人口和物资,仅仅是卢象升和黄济这两个人,多尔衮也不会放过。

要是有十万大军在手都不敢去灭杀卢象升和黄济,那大清的脸面何存?卢象升这根明军的脊梁骨必须被打断,这是多尔衮和满清高层共同的想法。

在多尔衮的大军即将到来的时候,黄济安排的天津船队率先到达了。

船队不但带来了大量的战备物资和武器,还有三千原本的留守部队,以及因为辽南战事稍歇,被鲁若麟安排来支援黄济的二师第五旅。

因为鞑子都南下了,天津那边反而没有什么危险。知道黄济将与多尔衮来次硬碰硬,刚刚抵达天津的五旅旅长孙什带着全旅官兵和三千留守部队又立即乘船沿运河紧急赶到李家庄。

这批援军的到达让李家庄彻底沸腾了。

原本三万多的部队,加上来援的七千多人,接近四万多的部队,而且都是骁勇善战之兵,卢象升的信心从来没有如此高涨过。

最新小说: 我靠着茶里茶气嫁给了豪门大佬 从木叶开始的宇智波琴川 成为反派得不到的黑月光 炮灰王妃今天洗白了吗 谍海偷天 开局签到西游送太乙真人 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团宠小祖宗九百岁 八零好福妻 九零福运小俏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