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日小说 > 玄幻魔法 > 园中趣事 > 第二章:佛主的四十八愿

第二章:佛主的四十八愿(1 / 1)

第二集:佛主的四十八愿

佛主讲:“在很久以前,有一尊佛出现于世,名字叫如来,又叫佛、世尊等。这尊佛时时地为世间的人民讲经说法。当时,有一个大国王,听如来说法后,心胸豁然开朗,随即发心求证佛智慧,舍弃国家与王位而出家,成为一个沙门,取一个法名叫做‘法藏’。

这法藏精勤地修习自觉利他之道。勇猛精进,心智明朗,才德过人,在当时无人能及;信受持诵,辨别道义,记忆不忘,了了分明,各样功课在修持者中都是第一名;又有超凡绝俗的伟大行愿,还有破除邪见妄念消解思维困惑的‘念力’和‘慧力’,因而他不为邪念困惑动摇。

法藏比丘修行不懈不怠,取得极大的进步,在所有的追求真理而修行的人中,没有一个人能赶上他。

在修行而得到这样的成果后,法藏比丘来到如来的住所,恭敬地跪在佛足前,双手合十,向佛稽首行礼,称颂如来佛:

您的容貌端庄无以伦比,遍照宇宙中的日月星辰;

以****为众生铺垫,世人随机各见世尊显现;

愿我得佛音,面向世界去宣说。

戒定智慧心清净,去除恶趣瞠痴有定力。

我愿为众生作讲解,得度生老病死受苦人,布施戒忍修成佛。

教导众生与其虔诚供养诸圣,不如自己追求真理。

善业所感得清净处,殊胜**大门向一切恶趣众生敞开,

快到我的住处安居。我以慈心常救有情人。我心坚固我力勇猛,惟佛智慧为我证知。即令我身陷诸苦,救世愿心永不退。

法藏比丘颂赞完后,对世间如来立下宽广宏大的誓愿说:‘我现在修行自觉觉他的菩萨道,决心毫不动摇,直至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法智慧,依愿而行,精进不退,直到证得真理为止。希望如来为我详细地宣说道理,我将按你的要求去修行,消除一切无休止的生、死之根,欲、惑之本。修成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智慧,如果有一天我成了佛便一定是智慧光明的佛,我那佛国净土也一定是美好的去处,我作为接引教导往生众生的导师,一定要名扬十方。诸天界的人民以及飞蝇、爬虫等类生灵,来我的佛国生活,全都会变为菩萨。我立下这一个誓愿,不知您认为我这个誓愿能不能实现?’

如来听到法藏比丘的这番话后,便对法藏比丘说道:只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用至极之心来追求正道,毫不松懈地一心前进,必定能够达到目的取得成果。你自己好好想一想,怎样修行,才能够建成如你誓愿中所说的那么美好的佛国净土。其实正如同你原来修行的那样,你自己是知道如何践行的,那美妙神奇的佛刹净土,你应当通过自己的判断和努力去摄取。

“法藏回答道:‘您这番话的意义很深奥,以我的水平还难以理解,我还达不到您的那种境界,希望如来尽您所知所能,给我广泛地介绍,若是我得以知道以及如何摄取的方法,我一定会努力去思维,以求达到那种境界,也一定会努力按您所说的方法去修行,我发誓一定要圆满成就佛国净土的愿望。’

“如来知道法藏品德高尚,才能精强,志向远大,誓愿深广,便为他介绍了无数个**清净、广大而圆满的宇宙中的太空智慧城里的佛国净土,还随顺法藏的心愿,制成三维动漫影片,把这些佛国净土全部示现给法藏看。如来为此给法藏演说的好长时间。

“那时候,法藏完全把握了太空中的佛国净土,便从如来佛足下起身,站在佛的跟前立下最**宏大的誓愿。

他要对天界众生的或善或恶,以及宇宙中的佛国净土由众生善恶程度而形成的精妙美好的不同差别,都一一考察比较,力求寻出最深最好最妙的途径。由专心致志而得出自己的认识和选择,凝聚为自己修行的誓言愿心。

“按照自己的誓言,法藏勤奋求索,诚实谨慎地保持愿心,修习成就佛国净土所必须的功德,足足经历了六年,他集众所长,对于宇宙知识、佛国净土的功德**,全部明白了解,对人类奔向太空的佛国净土的了知,全面而透彻,法藏自己所修行摄取的佛国净土,成为最高尚的太空城中的佛国净土。

“既已经摄取了佛国净土,法藏又返回到如来的住处,匍匐在佛足跟前稽首行礼,随即绕佛三圈,表示礼敬,然后双手合十立在如来佛面前,向佛禀告说:‘世尊,我已经完成了**修饰佛国净土的修行知识。’如来回答他说:‘好哇!现在正好是机缘成熟的时期,你应该宣扬你那佛国净土的好处,使大家欢喜热爱,也好让所有众生知道了解净土法门,对解脱烦恼苦闷的五浊恶世有大的帮助;使有缘人能到你修行成就的佛国净土去修行学习,满足世间一切众生往生净土的愿望。’

法藏说:世尊,希望您用慈悲之心,听我陈述,为我作主,替我明辨。

‘我如果证得了无上菩提的佛智慧,正式成为了佛。我所居住的太空佛国净土,没有地狱,没有饿鬼,没有禽兽,也没有飞蝇和爬虫,所有的一切众生,以及一切受苦受难的生灵,只要克隆往生到我的佛国净土,接受我的教化,便全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他们一基因遗传方式,超出轮回,不会再行堕入到恶趣之中。我的这个愿望能成就,我才成为佛;我的这个愿望不能达到,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要使世界上的一切众生都能往生我的佛国净土,往生我佛国净土的众生都具有不灭的思想。容貌形色,全部端正清洁,全部平等一样。如果国中众生的形容相貌有好有坏和有美有丑的差别,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要使所有往生我佛国的众生,都能自知自己将来的行为;对自己所行的善、所作的恶都能览无遗漏;听则全闻,能知晓了解世界过去、将来、现在发生的所有事情。不成就这个誓愿,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要使所有一切往生我那佛国净土的众生,都获得相互理解,假如我国中众生不能全知亿千万佛国净土众生的心念,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要使所有往生我那佛国的众生、大德,都能获得‘自在出游而健康安全。如果在起念的一刹那,不能实现周游遍巡及花费被供养,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要使所有往生我佛国的众生,远离心和心所的自性作用,六根清净,不起分别。若是国中还有执于妄见而不决定修成佛位、证到大乘涅盘的人,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要放射无量的光明,遍照世界。那光芒与日月同辉。见到我的光明的众生,凡光芒照耀感触在他们身上的,莫不感到安适喜悦,慈心中生出要到我佛国净土中来的的善愿;若还有见到佛光及蒙佛光照而不生发往生我佛国的善愿众生,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我的寿命将同思想同在。我佛国中众生的寿命也全都这样。假如世界的众生全都成为缘觉,并能够用时间来计算,能够用数目来表示佛的寿命和佛国净土中人民的多少,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那佛国世界中的诸佛,若是不共同称颂我的名号,若有尚未称赞我功德净土的好处的,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众生听到我的名号,以至诚之心信顺爱乐,所有的心、口、意三业之善,心心回向净土,乃至依十法起十念。若众生如此而不得往生,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众生听到我的名号,生发求道之心,修行各种功德,奉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正觉,坚定不移,永不退转,然后用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于一切众生,愿使共同往生我的佛国净土。这些专心专意地念诵我的名号,无论白天黑夜都不间断的人,到了他寿终即将逝世之时,我与净土中的诸菩萨们便会前去接引他,出现在他的面前,只经过片刻的时间,这人就得以往生我的佛国净土,成不退转菩萨。如果不能实现我的这一誓愿,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众生听到我的名号,专心致诚地想念我的佛国净土,生发求真道之心,坚定不移,永不退转,积累善德,诚心实意地将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众生,希望通过此种功德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样做的人,没有一个不成功的。如果有人过去宿世中造有恶业,能自己向佛忏悔罪过,誓不再犯,并为佛法作善事,奉持佛的言教和戒律,发愿往生我的佛国净土。这样的人,死后不再堕于三恶道中,即得往生我的佛刹。若是这些人都不能往生太空西方极乐世界,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佛国中没有妇女受歧视。如果有女人听闻到我的名号,离恶行,无烦恼,生信心,发心求真理之道,希望像男人一样,自强、自立,愿往生极乐世界的,那么,在她逝世之时即转化为男子强壮思想之身并来到我的佛刹净土。世界的各种众生,凡愿往生我的净土的,都能够于七宝池的莲花中化生。若是男女不平等,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众生听闻到我的名字,生出欢喜信乐之心,向我行礼敬拜,把命运寄托给我,以无垢无染的清净之心,修习自觉觉他的菩萨行,世人无不致以敬礼。如果有人听闻我的名字,又为了在世间救济众生,今生不得往生极乐世界的,那么,这些人寿终弃世后,定可转生到尊贵人家,身体健康,不残不缺,又会必然因前世的因缘而时时勤修最胜的断淫无欲之清净行。若不能这样,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我佛国中没有不善这样的概念和说法,所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有同样的专注而宁静的意识状态,都得不退转菩萨的正定之聚,永离身热心恼,心境清凉,他们享受快乐而无追求快乐之心,如同不执不著,断尽诸漏的圣贤。若我的佛国中有人生发了妄想的念头,自以为是,贪执计较,堕于烦恼,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往生我国的众生,都有无量善根,其身心健康安泰,身体坚如金刚钻石,力强雄健如天界力士,身上头顶皆有光明照耀,获得一切的智慧,以及雄辩的才能,善于演说诸多佛法的奥秘和经要,行道时诵说经义,声如洪钟。若不能如此,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所有往生我佛国净土的众生,终究达到候补佛位。除非他本人愿意为了拯济众生,披弘誓铠甲,返人秽土,教化一切有情众生,使这些有情众生都生发信奉佛教之心,从而修习追求真理的觉悟之道,并且像普贤一样,由愿导行,由自觉觉他,济度有情往生净土。这些如普贤一样修菩萨行的菩萨,虽然生活在他方世界生死海中,也就永远不会堕落于恶趣三道,他们或乐于说法,或乐于听法,或现神足等神通,随其意乐而修习,无不获得圆满成功。若是达不到如此圆满地步,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往生我国的众生,所需要的饮食饭菜,衣服用具,随其意念即刻就自然出现,无不满足于他们的愿望。供养宇宙世界的诸佛,也只在一念之间。若是极乐世界中达不到这样的随心所欲,心想事成,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我佛国净土内的各种器物,都**清净,光洁明丽,形状奇特,无比微妙,难以用语言形容和表达。在极乐世界的众生,都具有显微到分子和宏观到射电望远镜的观察能力,但如果居然有人能辨识这些神奇器物的质地,描述它们的形状,形容它们的光泽和式样。说出它们的名字,以及能把握住这些器物总的现象本质并加以表述传达的,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在我佛国净土中无数的大树,高达数米甚至数十米。在寺庙近旁更有菩提树,高达四十米。我国中的众位菩萨中,虽然有些是悟性差的,也能够明白这是我的**心的流现。要想见其他的佛国净土,在这些宝树间便能完全见到。通过宝树看宇宙犹如通过明澈的镜子看自己的面容一样清楚。若是不能如此,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我所居住的佛国净土如同明镜,河流、山川、土壤没有污染。光明晶莹遍照于整个世界,在这世界里的众生,必定生出求取真理正道之心。若是达不到如此清明的自然环境,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我那佛国净土当中,从地上到天空,包括宫殿、楼观、池塘、溪流、花草、树木等等,国中所有一切万物,全部都由无数的清新的空气来合成,其味怡人遍布世界,空气没有任何污染,世界的众生闻到它们,全都修养生息。若清新的空气不能飘到全世界或有众生闻后不修佛道,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的时候,众位菩萨听到我的名号,立即证得自在无缚、解脱生死、诸佛皆现的念佛三昧,安住之中,一直到证入佛位。在定中时时供养无量无边、不可说尽的一切诸佛,身不离本处而能遍至宇宙,所以虽供养了诸佛而又在禅定之中。若众菩萨得不到这种甚深禅定功夫,我终不成佛。

‘我作佛时,极乐净土之外的其他世界众位菩萨,听到我的名号,验证得到脱离生死,获得信念,清净无染,愉悦欢乐,入无差别境界,修习菩萨道,具佛有佛之功德。若这样的菩萨众不能听音乐而悟道,慧心柔软而悟道、乃至精神饱满而悟道,他们在修行佛法的道路上,半途而废而没能掌握真理,我终不成佛。

此刻法藏许愿结束,有文赞叹:

伟大的四十八愿,通向人类美好的未来。普济穷苦,长夜无忧,

大悲利群,闭塞诸恶,通达善趣,广施功德;

誓言成就信仰,建立无量寿经。

自此,出现了寺庙、佛号和金身。

古老的先哲文明,惊天动地,花雨润物,美妙的乐章在空中赞叹回响,法藏(阿弥陀佛)的智慧思想,圆满所愿。必成无上正觉。

释迦牟尼佛继续说道:“法藏在如来面前,以及在大庭广众之上,发下弘大深广的誓愿,此后修行的意志更加坚定,在实践中,扩展知识,寻求真理,为人类理想社会努力。

法藏比丘,寂静的修行,远离虚浮妄见,心中不生贪、嗔、痴,不起一切欲念,不执著色、声、香、味、触、法种种。

不计较执著各种修行中的艰苦,没有物欲,普施有情,利乐众生。专求仁人志士的修养方法,其圆满宏深愿心的志向无有片时厌倦,在理想的奋斗中而知足长乐,他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之力量培植积累功德善根,促进修行成功。

他对于有情众生,和颜悦色,善言慰喻,劝导鞭策,勉励前进。还尊师重教,完全没有虚情假意、谄媚阿谀之用心。对待修道的同仁,他以福德与智慧帮助其成就。言传身教,做示范、守法规,无不以身作则。看一切事物都能深入到其客观规律之中,不贬低否定他人,从不讥讽诽谴他人之过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心地纯洁,慈悲宽忍。

“法藏比丘追求世界大同,财富公平。对所有世间国家城池、聚落村寨、家庭眷属、金银珍宝都无所执著,义无反顾地抛弃这一切而不断地修行布施、持戒、宽容(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教导众生安身立命的道理。

“由于成就了如上所述的这些功德善根,法藏比丘口中时时发出奇思妙想,如同檀香和优钵罗花,遍及遥远的宇宙。法藏比丘传播信仰之地,都自然涌现无数的德才具备的长者和在家修佛的居士,其中有名门望族高官显吏、王侯圣帝,他们生生世世,均到佛处,尊重礼敬,诚心供养,从未间断。

他长得容貌端正、身材伟岸,具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容颜上的美好。手中能够拿出无尽的宝物,供养诸佛及赠送他人的一切生活用品,利乐有情众生。由于这一因缘,能使无数的众生都生发求取无上正等正觉的求道之心。

释迦牟尼佛继续讲:“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累了大量传道经验和种种功德,他对于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掌握其变化规律。这境界决不是用语言和逻辑等凡夫方式所能知道的。他所发下的四十八大宏深誓愿,全部圆满成就。他的理想就是实现接引众生到公平、正义、人人尊爱、物质极大丰富的太空清净佛国世界。”

阿难听到释迦牟尼佛的这番话后,问道:“法藏比丘成就了理想,他是过去佛呢?现在佛呢?还是将来佛呢?或者是现今的佛祖?”

世尊告诉他说:“他这个佛如来,来没有一定的来处,去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去处,无所谓生也无所谓灭,决不是过去、现在、未来之类的概念可以表示的;那是伟大思想的代表。但因为法藏比丘为了履行他所许下的度生大愿;他才现今示现于人类最高社会形态的‘极乐世界’。法藏比丘成佛后名号为‘阿弥陀。他成佛到现在,共有十个时期,现在他正在那里讲经说法。有无量无数的菩萨和声闻弟子,恭敬地围绕在他的座下。”

最新小说: 宋倾城郁庭川 慕安安宗政御 名门嫡姝 战神狼王于枫 永恒武道 刘玥甄六兮寅肃_ 至尊仙道 与君AA 望门庶女(全本) 凤九儿战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