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今安徽寿州东南)人。
刘晔从小就能文能武,为人机巧,胆识过人。
对于情报的收集,天下局势、敌情的分析,对手心理的掌握都有其过人之处,是三国时代最出色的情报参谋之一。
刘晔从小就很有胆识,当时家中有一侍者,甚得父亲宠信,以至于父亲偏听偏信,屡次做出有损名誉的行为。
刘晔十三岁时母亲去世,母亲给刘晔留下遗命让他有能力的时候除掉这个祸害家族的侍者,结果刘晔当即便提刀斩杀了这个备受父亲宠信的侍者,而后又坦然向父亲请罪,其父大为惊奇并且原谅了他。
后来天下大乱,扬州地方的豪强们大多不愿抑强扶弱而且狡猾残暴。当地有郑宝、张多、许干等人依仗家兵作乱,其中以郑宝最为骁勇果断,才能和力气都很突出,为当地人所忌惮。
当时郑宝想掳略百姓渡过长江到江南地区,看中了刘晔出身皇族,准备劫持刘晔,以刘晔的名义来发动此事,刘晔知道后很害怕,但都没有被郑宝找到。此时曹操派使者到扬州,刘晔去见使者,论及当前时势,并请使者在他那里停留数日。郑宝于是带数百人带着牛和酒迎接使者,并等待刘晔。
刘晔则在中门外设酒菜饭席给郑宝部众,自己则与郑宝在内宴饮,并暗中要人借敬酒的机会杀掉郑宝。但郑宝原来不好酒,并且很留意他们,令那人不敢下手。
刘晔知道机不可失,于是亲手用佩刀斩杀郑宝,并斩他的头下来,然后又利用曹操的威名向郑宝的部众恐吓:“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宝同罪。”部众见此都很震惊和害怕,跑回营舍。当时营中尚有精兵数千,刘晔为防他们作乱,即骑郑宝的马匹到郑宝的营门前,向一些首领陈说祸福利弊,最终众人叩头迎纳刘晔。
刘晔入营后安抚群众,令众人归服,更推举刘晔为新首领。但刘晔见汉室衰微,自己亦是皇室宗族,不想拥兵,与是将那些部曲都委托给庐江太守刘勋。刘勋很奇怪,询问原因。
刘晔说:“郑宝军中没有纪律,部众向来靠抢掠百姓取利。我一向没有资才,而又要对他们进行整编,必然会引起怨恨,局面难以持久,所以把这些人交给您管辖。”
袁术死后,其长史杨弘、大将陆勉欲率部投奔孙策,不料被庐江太守刘勋截击,全体被俘。
而袁术的堂弟袁胤、女婿黄猗等人,也慑于曹操的威力,不敢守卫寿春,抬着袁术的棺木,带领袁术的家小和部曲男女,到皖城(今安徽潜山县)投奔刘勋。
刘勋得到刘晔委托的郑宝部曲,又得到袁术的家小旧部,于是兵力骤然大增,但粮草不继。
刘勋便派堂弟刘偕向豫章太守华歆借粮,华歆也正缺粮,只好派人领着刘偕到海昏(今江西永修县西北)、上缭(今江西永修县),向刘繇的旧部告借三万斛。刘偕去了一个多月,才借得两千斛,于是报告刘勋,并让刘勋领兵前来攻袭。
当时刘勋兵力相当强,受到孙策的忌惮。
孙策想借机解决掉刘勋,于是言辞谦卑地写信对刘勋表示顺服说:“上缭的宗党民众,屡次欺负本郡,我打算进攻他们,但路远不便。上缭很为富庶,希望您进兵讨伐,我愿出兵作为外援。”并用珠宝和葛布来贿赂刘勋。
刘勋大喜,内外一致向他祝贺,只有刘晔不以为然。
刘勋问他原因,刘晔说:“上缭虽小,但城堡坚固,壕沟深广,易守难攻,不会在十天之内攻克。大军被困在坚城之下而后方空虚,如果孙策乘虚袭击我们,后方便难于自守。这样,则将军进不能攻陷敌城,退又无家可归。因此,如果大军一定要出,灾祸今天就会到来。”
刘勋不听,坚持出兵,他悄悄率军经过彭泽,来到海昏地方。当地宗党首领听到风声,全都赶快逃跑,只留下空城,刘勋什么也没有抢到。
孙策引兵西征黄祖,正走到石城(今安徽贵池县西),听说刘勋已到海昏,立即让孙贲、孙辅(字国仪,孙贲之弟)率领八千人马驻在彭泽,准备拦击刘勋,自己则与兼任江夏郡太守的周瑜率兵两万绕袭刘勋的大本营皖城,一举攻破,俘虏了袁术与刘勋的家眷以及部曲三万多人。
孙策选择其中精锐,取名无难军,用陈武来督率。这支队伍在袁术手底下没有打过胜仗,但是受到孙策的统领后所向无敌。
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人。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孙策在寿春时,陈武前往递帖求见,当时陈武十八岁,身长七尺七寸,于是跟随孙策东渡长江,征战有功,被任为别部司马。
当时皖城之中流传着“乔公二女秀色钟,秋水并蒂开芙蓉”这样的诗谣,孙策攻破皖城之后,慕名前去乔宅提亲,孙策自纳大乔,乔公将小乔嫁给周瑜。孙策从容戏周瑜道:“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
时人有诗道:“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乔公虽在流离中,门楣喜溢双乘龙。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不学分香歌舞儿,铜台夜泣西陵月。”
当时荀彧将京兆(今西安)人严象(字文则)推荐给曹操,曹操表严象为扬州刺史,又令他以督军御史中丞身份讨伐袁术,正好袁术病死,严象就留在扬州。
因为严象表举了孙策的弟弟孙权为茂才,孙策不好意思下手,但是被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严象总是眼中的钉子,于是在孙策的授意下扬州豪族李术杀害了严象。
于是,孙策上表推荐李术为庐江太守,拨给他三千人马保守皖城。先登校尉韩当英勇杀敌,被任命为乐安(今江西德兴县东)长,并把其余被俘的人都东迁到自己控制的吴郡。
当时有严象的同郡人赵岐,字邠卿,最初名嘉,字台卿,后因得罪宦官而逃至北海卖饼,并且改名。赵岐被孙嵩救至家中,藏在复壁内数年,后来才被赦出。
赵岐年少时就对经学有研究,他多才多艺,娶名儒马融的侄女为妻,但赵岐鄙夷马融外戚的身份,不与他相见。赵岐在州郡里任职,因廉直且嫉恶如仇而让人害怕。
赵岐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得了重病,卧床七年,认为自己即将死去,于是对兄长赵无忌说:“大丈夫生于世,隐居而没有箕子的操守,任官没有伊尹、吕望的功勋,上天不给我机会,我无话可说!可以在我的坟墓前立一块圆石,刻上:‘汉有一位隐逸之人,姓赵名嘉。空有志向却不得天时,这是宿命我也没有办法!’”但后来痊愈。
后赵岐又作《三辅决录》,恐时人不尽其意,故隐其书,唯以示严象。